• 20阅读
  • 0回复

在战争中做女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08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在战争中做女人
胡锡进
做女人不易,在战争中做女人,更多几分艰难。
战争期间去波黑各地采访,集镇街头见到的女性更多些。因各族政权的法令都规定所有男人间歇充军的义务,村镇就成了妇女们的“铁杆营盘”,男人们成了“流水的兵”。战争把波黑大多数家庭推入赤贫,我甚至见过为增加月收入一两美元给别人看小孩的老年妇女。国际救援食品有限,对多数家庭主妇来说,最操心的是两桩事:一是家里男人在前线的安危,二是今天能在餐桌上摆上些什么。
谈起战争,波黑各族的男性往往容易冲动,而女性的态度则显得温和些。“仗打够了”,“不行就让一点吧”,这些话更多能从女性口中听到。因此,波黑的“和平力量”中,女性该是占了一大半。异族通婚家庭不少,但丈夫属“异族”,与妻子自愿留在她那一族控制区的家庭寥寥;而反过来,妻子属“异族”,留下来与丈夫共患难的家庭则常有所见。女人对世态剧变的忍受程度,看来要比男人强得多。在一个塞控小镇上,我见过全镇唯一留下来的穆斯林老妪,与两位塞族老妪坐在一起晒太阳。换上三个男人,他们之间或许生不出那片战争中的温暖。
人生好比坎坷的路,波黑的路上,更有坎坷的人生。村镇间的崎岖小路上,风中、雪中、甚至天黑后,都能看到长距离步行者。他们当中许多是女人。她们有的拄杖携孙,有的提着包裹,也有的只拿“坤包”,接受上班下班“马拉松”的考验。战前的波黑几乎家家有车,万把人的小镇也都有“偏远郊区”,许多乡村人家三户结村,五户成寨。谁曾想到,有一天他们会经历失去交通工具的痛苦。一位搭车妇女的诉说让我久久难忘。记得那天瓢泼大雨,她穿着雨衣,却摘下雨帽拦车,显然是为了让司机发现她的性别,因为女性搭车,一般要比男性搭车容易些。她看上去50多岁,几许白发,脸多褶皱。听说我是记者,她讲述了她年仅16岁的独子(不够兵役年龄)因“逞强当兵”,战争初期就死在战场上的悲恸故事。她的声音有些颤抖,但没有落一滴眼泪。她说:“我早就没有泪了。人们都以为我50多岁了,实际上我只有38岁。”
像世界各地的女人一样,波黑的女人珍视自己的青春。即使再穷,她们出门上街也要化妆。美容再贵,她们也要烫发、染发。买不起新衣服,她们把战前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熨得平平整整。多么褴褛的城市,也不会有褴褛的妇女,即使在难民营中也没有。“南欧出美女”,在波黑你也会毫不犹豫地这样说。在看遍波黑的废墟和眼泪后,我为波黑女人的这种精神所感动。一场死了15万人的战争,道不尽它有多少苦难。但波黑的女人在出嫁,在生儿育女。在萨拉热窝,我问一位推着婴儿车的年轻母亲,她是否考虑过战争结束后再生这个孩子。她笑着回答我,波黑有句俗话:越是打仗,波黑生的孩子就越多。“因为这样,我们民族才延续到今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