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我要上学我要回家”——安哥拉纪行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07
第3版(国际)
专栏:连载

  “我要上学我要回家”
——安哥拉纪行之二
本报驻南非记者温宪
采访出发前,尽管对遭受内战蹂躏20年之久的安哥拉境况做了最大胆的想象,但实际情形仍令人扼腕长叹。首都罗安达曾被称为“非洲的里约热内卢(巴西休养胜地)”。20余年前,葡萄牙殖民者逃离罗安达之际,带走了一切可以带走的东西,随之内战又起,今日罗安达脏乱嘈杂,海滨丢满了垃圾。北部郊外海滨处是个自由市场,一眼望不到边,尘土飞扬。这里廉价出售许多被偷窃的物品,市场中不时传出一阵枪响,几声哭叫。国家年通货膨胀率以接近4000%的速度上涨,目前美元与安哥拉货币宽扎的官方比价为1∶209099。一双童鞋的标价为450万宽扎,腐败的警察在对司机进行敲诈时的开价竟是1亿宽扎。约50万人在这场内战中丧生,全国1/3的人口流离失所。
不过,同安哥拉第二大城市万博相比,罗安达还算幸运多了。1992年内战再起时,敌对双方曾在万博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死伤者数以万计。记者坐在联合国核查团乌拉圭营卡洛斯上尉驾驶的汽车里,在万博市区坑坑洼洼的道路上颠簸,所见到的建筑物无一不是弹痕累累,还有瘫在路旁的坦克车。卡洛斯上尉特意将记者载至安盟主席萨文比曾经住过的宅院处,这座曾极为奢华的建筑被战火彻底摧毁。这个曾被称为“新里斯本”的城市,至今无水无电无电话,工厂停工,铁路瘫痪,一片狼藉。然而,较之距此不远的奎托市,万博又算小巫见大巫了。在两年前的那场战火中,奎托市被削成一片废墟,内战的残酷性在那里被展示得淋漓尽致。
安哥拉是一个美丽的资源丰富的国家。内战使国家大伤元气。然而,最令人揪心的还不是这些战争的废墟,而是这个国家的孩子们。无论在哪里,人们都可以看到一群群孩子在街头游荡着向路人乞讨,也有的在街边坐成一排为人们擦皮鞋,或是手里拿着一两件商品兜售。内战剥夺了他们读书的权利,生活的重担又过早地压在了他们的肩头。在罗安达郊区的几个集贸市场内,一群群孩子或头顶着蔬菜,或手提着鱼虾,圆睁着渴求的眼睛,请求顾主买下他们的东西。
记者曾到市郊一位普通人家采访。三间土房内拥挤着三户人家,房屋内外到处是苍蝇嗡嗡作响。在最大的一间屋内,墙上挂着两块刻有箴言的铜牌,大意分别为“吃喝之友非良朋,患难之交方挚友”和“人穷志不短”,这表露着主人的心志。一位21岁的姑娘正在院内洗衣,谈起目前的生活,姑娘无奈地说,现在无事可做,只有在别人家中洗衣帮忙。谈到自己的愿望时,姑娘嗫嚅道:“我想上学,但现在无学可上……”
在距万博不远的诺瓦镇安盟部队集结区内,安盟方面的政治谈判代表盖雷少校在雨中对记者说,“我真的不愿看到这个国家再打仗,我想回到家乡,同家人团聚,我想继续完成学业。”在同一个集结区的一所帐篷内,安盟部队40岁的将军若泽谈到对未来的愿望,几乎一字不差:“我要上学,我要回家!”
(本报约翰内斯堡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