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会种,还要会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11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会种,还要会卖
潘承凡
这些年来,老少边穷地区的荒山荒坡荒地上,新种的各类果树四季飘香,农民的口袋开始鼓了,贫穷渐渐离他们远去。不少人以为,老少边穷地区的父老乡亲这下子可抱上了金饭碗,然而谁也不会料到,短短几年功夫,香喷喷的水果,竟然开始卖不出去,金饭碗眼睛一眨仿佛变成了泥饭碗。这类情形,不仅陕西有,北方地区有,南方几省也常见报道。
综合各种水果卖难现象,大都与市场、品种有关。以前,水果紧缺,种出水果就能卖掉,果农们光顾着埋头种树,主观上根本没想到要有意识地参与流通,开拓市场;就是形成了市场,也不注意拓展保护,任凭少数人欺行霸市,坑蒙拐骗,致使客户稀少,市场萧条,如此等等。如果将上述原因称之为主观原因,品种大概可以算为客观原因。刚开始刨坑种树的时候,不少农民致富心切,或者说不懂得品种与日后市场竞争的关系,当年种下的果树往往品种不对路,质量低下,在日后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其实品种是人选定的,不好的品种也可以因为人的主观努力而改变。比如山东沂蒙山区,原先种的都是小国光,口感差,竞争力弱,通过这几年省里组织的科技扶贫,全部嫁接改良成了优良品种;再如山东的莱阳梨,口感很好,可是外形实在难看,莱阳人正在通过科学手段,改变莱阳梨的外貌,使之表里俱佳,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由此可见,水果产销波动,关键是不少水果生产者背离了水果市场规律,光知道刨坑种树,不知道选择有助于日后销售的优良品种,更不知道如何去开拓市场,保护市场。背离了市场,疏远了市场,就会吃亏,就会受惩罚。当前发生的水果产销波动还表明,目前市场上水果渐渐由稀缺变为丰富,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它标志着水果生产已基本完成了由第一阶段数量增长型向第二阶段质量竞争型、市场竞争型的过渡,水果市场竞争将越来越烈,水果品种优劣、销售手段强弱愈显重要。所以说,果农光会种果子、种好果子还不行,还得学会如何卖果子。这对于老少边穷地区刚刚学会种果子的农民来说,确实有点难度,但必须知难而进,学会卖果子的本领和技巧,唯有这样,才能在水果生产中免于被淘汰,继续致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