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校长是关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11
第11版(教育)
专栏:教海月谈

  校长是关键
陈兴贵
谁都想让孩子上一所好的小学和中学。然而,学校则有好的、比较好的、一般的、比较差的区别。这正是一些地方发生择校问题的客观原因。因之,齐心协力,下功夫把比较差的学校办好,缩小校际间过大的差距,就成为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途径。
要缩小校际间过大的差距,有许多具体细微的工作要做。实践告诉我们,选派好的得力的校长,是事半功倍的办法。
山东沂源实验中学原是一所有名的差学校。学校环境差,设施差,师资差,生源差,教学水平差。可就是这所学校出现了奇迹。教育主管部门派事业心强,富有教学和管理经验的同志到该校任校长,短短几年间,这所学校就旧貌换新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多次受到领导部门的表扬。
像山东沂源实验中学这样由差校变成先进校、模范校的学校在全国各地有一批。有关教育研究部门在考察、分析、总结这些学校迅速变化的经验时,发现尽管各个学校转变的具体情况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些学校都有一个好的能干的校长。这说明,学校办得如何,学校的校舍、设备当然不能忽视,但主要是校长和教师。只要有好的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任何一所差的学校都可以转变,都可以办好。应当说,在大城市,校际间房子设备差距并不大,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翻开我国的教育史不难发现,凡办得有影响的学校,无不同有见识有作为的校长的名字连在一起。徐特立、陶行知、张伯苓等一大批教育家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他们当校长、办教育的事迹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他们的志气和情操,品德和威望,学识和经验,本身就是巨大的力量。一个好的有作为的校长,在学校中发挥的作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是多少资金和物资都难以相比的;在学校中产生的凝聚力,在师生中产生的感召力,更是用金钱难以办到的。他们能吸引好的教师,培养出好的教师,带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形成学校良好的校风和学风。这也正是一批有作为的校长使办得比较差的学校在短时间内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
好的有见识有作为的校长从何而来?从学校中选拔,是一个渠道;随着体制改革,从党政机关中挑选一批热爱教育事业,有抱负有能力的年轻同志到中小学当校长,也是一个渠道。这些年轻同志有大学、研究生的学历,有丰富的文化和现代科学知识,精力充沛,经过一段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一定可以在学校领导岗位发挥更大作用。把这些同志优先充实到办得比较差的学校,对这些学校是最好的支持,将会有效地缩小办得差的学校同办得比较好的学校间的距离。学校是一个小的社会,能当好校长,管理和领导好一个学校,也就能承担更大的责任,校长,又将成为培养干部的一个途径,对提高国家干部的科教素质也大有益处。
学校的办学水平如何,环境、设施等硬件诚然是重要的。但就今天的大中城市来看,就大多数中小学校来说,现在的差校就其总体观察,主要不是差在硬件上,而是差在校长的水平上,教师的水平上。许多学校发生迅速变化的事实都说明,一个好的校长,即可用好的软件补硬件的不足。校长,关系到学校的命运。抓校长,提高校长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就抓住了差校转变的关键;校长得力了,差校转化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