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爱心滋润后进生——记山东沂源县实验中学校长李振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11
第11版(教育)
专栏:治教之道

  爱心滋润后进生
——记山东沂源县实验中学校长李振华
胡以武
40年来,他无怨无悔地耕耘在教育战线,像春风化雨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他就是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沂源县实验中学校长李振华。
1982年,李振华被任命为沂源实验中学校长。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校园破壁残垣,杂草丛生。教室仅有两排破旧的瓦房,教职工只有7人。招收的108名学生是县城两处中学招生后的落榜生。学生的平均成绩只有28.5分,有9人是派出所的帮教对象……面对这一烂摊子,李振华没有退缩。1982年他提出“转化一名后进生与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一名学生同等重要”的观点。他亲自担任组长,成立以团委、政教处、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政治教师为主的德育队伍,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后进学生的思想状况。李校长以教育学、心理学为指导,以感情熏陶为媒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变管束为正面引导。根据各班学生的性格、特长、兴趣、爱好、思想特点等登记造册,实行跟踪教育,做到工作有的放矢。
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李校长注重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激发进取心。学生王某,入学时是派出所的帮教对象,李校长3年与之谈心500多次,谈心中知道他有绘画爱好,就尽量给他以“用武之地”,让他画黑板报报头等。这位学生创作的“鸟儿为什么不会电死”布贴画获市级科技创作二等奖,李校长抓住时机,鼓励他在学习其他课程方面树立信心。后来这位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高中。李校长为了解感化后进生和学生交朋友,与学生同吃同住,生活上关心,学习上鼓励,经济上资助。李振华常说:“转化后进生,像打仗攻山头,正面攻不下来,从侧面攻,可能会出现奇迹。”
李振华转化后进生采取的另一方法是: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使学生心中装上一个“小目标”。通过“小目标”的不断实现来激励学生朝着大目标前进。如在学习上采取了起点低、台阶密、步子小,一步一个脚印的措施,使学生每天都看到一点成绩,让每点成绩都化作一份力量和信心。为学生制定了每天、每周、每月的“小目标”。帮助后进学生每天一回顾,一周一小结,及时肯定成绩,纠正不足,学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为强化后进生的进取意识,学校建立了一套激励竞争评比制度。由校领导对学生每天的学习、纪律、卫生、课外活动等方面,每天一检查,每周一评比,每月一总结表彰。使学生或班级在不断回顾和督促中,看到成绩,认识不足,因而大大调动了教师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调动了后进学生为班级争光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李振华还根据后进生特点,制定了“提高进步奖条例”。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就给予表扬和奖励。小小的一张奖状,微薄的一点奖品,却在后进生心目中掀起巨澜,他们尝到了进步的欢乐。有不少从未摸过奖状的后进生和三好学生一起走向领奖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与自信心。
李振华在家访中了解到,现在的家长,上学期间大都在“文革”中度过,望子成龙心切。他们注重孩子学习成绩,过问孩子思想道德状况少,出了问题动辄训斥,甚至打骂,教育不得法。针对此种情况,他举办家长学校24期,传授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方法。近些年,有7000多人次参加家长学校学习,他还带领教师走访家长3000多人次。他发起组织“关心教育下一代协会”,聘请校外辅导员,定期来校作报告,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耕耘,就有收获。当年招收的108名学生,合格毕业率100%,有88人升高一级学校,90%的学生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他们毕业后有8人评为系统先进工作者,6人在部队立功受奖。谁也不愿意来校上学的差学校,如今已连续10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青少年工作先进单位”、“省级规范化学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