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留在水竹居的诗韵和茶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11
第12版(副刊)
专栏:文化广角

  留在水竹居的诗韵和茶韵
凯亚
坐落于杭州市郊西湖产茶胜地的水竹居,曾经是毛泽东当年几度杭州之行的下榻处,他在这里留下了酽酽的诗韵与茶韵。
水竹居俗称刘庄,原为晚清刘氏别墅。从50年代中叶起,此处经由著名园林建筑专家的精心修建之后,尤具东方园林的建筑艺术特色,享有西湖第一名园之誉。它隐栖于西湖茶山的环抱之中,其北与美丽的西子湖相依,其南与九溪十八涧为邻,可谓占尽湖山之胜,而无车马之喧。故此早在1955年前后,毛泽东的每次杭州之行,皆下榻于斯。
毛泽东是喜欢看山的,也写下过许多咏山之作。他咏过故园的韶山和岳麓山,咏过重峦叠嶂的井冈山,咏过长征路上那些“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天险之山,也咏过俨若银蛇舞动的北国之山。至于苍然蜿蜒的西湖茶山呢,自然也是他所看不够,咏不够的。而水竹居的楼台亭榭之中,即有望山楼和梦香阁,他凭栏眺览,那些浩瀚如海的茶山,即可眼底尽收。暮色之中,他看到西湖茶山一派茫茫苍苍,远处茶崖上闪闪烁烁的灯火,与天河两岸的星光两相辉映,浑然而莫辨天上人间呢。
不过毛泽东的看山,是更爱徒步登临的,而且他的游山,历来是“游大不游小,游长不游短,游险不游夷,游远不游近”的。水竹居出门不远,便是灵隐寺。其寺后与南高峰相对峙的,则是北高峰。就在北高峰及其周围一带,遍布着茶峰,茶岭,茶坡,茶谷,茶溪,茶涧,其中最叫人迷眼的,当数飞凤亭,桃花岭,美人峰,扇子岭,皆西湖茶山的佼佼者。有一回,毛泽东先后几番登上北高峰,直至第三次游罢欲归之时,仍在茶林一侧流连良久而不已。抬望眼,忽见云霄间有一只晚鹰飘然滑翔而下,却并不敛翅落降于低处,只是盘桓在茶林的上空,仿佛在俯瞰、在赏鉴那幅五彩斑斓的茶林夕照呢。所有这些,都收入诗人毛泽东的眼中心中,其灵感与诗情便也油然而生。于是归来之后,即欣欣然啜着西湖龙井茶,一面濡墨走笔,撰下了一首五言律诗《看山》:
三上北高峰,
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
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注一),
冷去对佳人(注二)。
一片飘飖下,
欢迎有晚鹰。
水竹居庭院内有大片空地,足有八九十亩。若是喜欢种花的住在这里,就会把这些空地垦辟出来,莳上花木,造出几畦像模像样的大花园。但毛泽东偏偏不喜欢养花。眼看这里出门就是茶园,周围也都是茶山,于是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在这些空地上种茶。有一天,这里的工作人员走来给他沏茶,只因是新炒的西湖龙井,沏泡之下,那清馥的茶氛立即弥漫整个房间,香韵绕梁。他呷了呷茗汁,自言自语似的赞叹说:“杭州的山好,水好,茶也好啊!”接着转身对沏茶的工作人员说:“这里的空地上要是都种上茶树,种上它个几十垄,几百垄,这个刘庄可就变成了茶庄啰,那该多好哇!”
事隔数年之后,即60年代初的一个春天,毛泽东再一次来视察杭州。车子一进水竹居大门,他便发现那八九十亩荒地,果然都已被垦辟出来,统统种上了茶树,还有一些果树和蔬菜间作其中。原来他上次在笑谈之间说了那番话之后,领导上便发动大家一齐动手,很快就把这里的大块荒地垦辟成茶园。眼下正是春茶采摘季节,但见茶园的条条茶垄间,许多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采茶。他们见毛泽东主席一下车子,就兴高采烈地走进茶丛中,参加他们的采茶劳动,顿时便雀跃欢呼起来。靠在近处的几群工作人员则围拢过来,陪伴着他老人家采茶,有的给他递来斗笠,有的给他递来茶篓。许是他老人家从小就采过茶的,其手指的动作相当熟练,竟采得又快、又好,大伙儿不免都格外惊异呢。他老人家一面采茶,一面笑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这里是种茶得茶啰!”
采茶归来,毛泽东的手指上都浸染上了龙井鲜叶的浆汁,紫黑紫黑的,带有浓烈的茶香。他走进房间之后,只是坐在茶几旁边,慢吞吞地喝茶,一面翻阅当天的报纸,似乎忘却了此刻他还没有洗手。哦哦,原来他这是惟恐失却指上的茶香——那鲜馥鲜馥的龙井茶香呵!
毛泽东先后在水竹居的那些日子里,虽说未曾写下关于植茶、采茶的诗作,然而在他那关爱种茶并采茶的许多思索中、劳动中,以及在他的那些自自然然,无拘无束的说笑中,却已然把他那热烈而深挚的诗情与茶情留在了水竹居,留在了美丽的西湖茶山,是永远也不会消逝的。
附注(注一、注二):根据作者自注,诗中的“扇子”指扇子岭,“佳人”指美人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