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亲情无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06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

  亲情无价
每逢传统佳节或学校开学,我和妻子都要拿出一些钱,一是汇给我远在千里之外农村的哥哥和侄儿侄女,二是亲手交给她在同一城市的大姐和哥哥,我俩的行动,也得到两个已大学毕业的子女的支持。我们的这种举动,有的同事朋友很理解,投来钦佩的目光,但也有人看我们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舍不得吃和穿,却去接济亲戚,不仅不理解,还不冷不热地说:这是一对儿不会享福的憨包。对这些议论,我们没有放在心上。
我和妻子出身贫寒。我早年双亲过世,十五六岁离家到贵阳求学,家中仅剩一位哥哥和几个侄儿侄女。他们虽未给我什么经济支持,但哥嫂常来信鼓励我完成学业。毕业后参加工作,我开始从工资中拿出少许钱寄给远方的亲人。1971年春,我和妻子结婚,有了孩子后,妻姐叫自己的女儿来帮助带孩子,做家务。以后孩子长大读书,从小学、中学以至大学,不仅姨妈、舅舅给了极大关怀,表兄、表姐也以一支铅笔、一件自织毛衣相送,使他们感到温暖。
1992年和1993年,两个孩子先后参加工作,我们负担减轻,深感报答亲人的日子到来了。从那时起,汇给兄嫂等亲人的钱不断增加。去年,我哥哥翻盖多年失修的住房,我们一下子汇去了1500元。
我们的这种行动,也是做给孩子看,让他们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对待亲友,如何处理钱财。我们常想,讲爱心,首先就要体现在对家中亲人身上。如果对家里的兄弟姐妹(当然首先是双亲)都毫无感情,对父母都不愿尽赡养义务的人,怎么能正确处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处理好家庭伦理关系,既有利于家庭幸福和睦,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贵州省土产公司邓惠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