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献上一泓净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13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献上一泓净水
陈火其
“圣人之治于世也,其枢在水”,水在今天和未来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自明的。但是,越是司空见惯的事物,往往越是被人所忽视,对我们每天须臾不可离的水,人们的认识至今仍是很不够的。
让我们先来看如下一组数字: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360亿吨生活和工业废污水排入江河湖海,其中80%以上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域;经有关部门对532条河流的监测,有436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七大江河流经的15个主要大城市河段中,有13个河段的水质严重污染。在这种情形下,全国约7亿人的饮水中大肠杆菌含量超标;约1.7亿人日常饮用的是有机污染的水;约1.1亿人饮用的是高硬度的水……
巧妇难为无水之炊
有一首婉转动听的歌叫《太湖美》,歌中唱道:“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但如今我们如果真的站在太湖岸边,难免会感到“小曲好唱口难开”,太湖水已实在令人难言其美。每年约15亿吨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排入太湖水系,令水质腥臭,湖光失色。
再看淮河,自1979年以来,淮河流域发生160多起污染事故,其中特大事故6起,淮河上游有一半支流完全失去利用价值。1989年和1992年,淮河的两度大面积污染事故逼得人们只好到山上背水回家,两次都时逢春节,年夜饭却让巧妇难为无水之炊。
科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水污染的形势是严峻的,而尤其使我们进退维谷的是,我国工业发展的步伐是不可能停下来或者慢下来的。前瞻2000年,我国各类废污水排放量将是现在的2倍多。对此,党和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和大量人力用于环境保护。但是,就像很多事情一样,我们不能一股脑儿地完全依赖国家,在解决饮水问题上,其实也是“匹夫有责”。那么,谁该当仁不让地为万千家庭的饮水卫生率先尽心竭力呢?
当然是科技工作者。目前我国许多科技人员把主攻方向集中在家庭饮水问题上,承担起“给千家万户送去一杯净水”的神圣使命。
他们在分析了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和目前市场上各种净水技术后,看准了国际上只有美、日等少数几个国家所掌握的最新净水手段——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当今国际上六大高新技术之一,1960年世界上首次制成高分子反渗透膜,引发了传统分离技术的变革,为人类生活用水的净化带来革命。
膜分离技术与目前一些厂家采用的活性炭吸附水处理方式相比,具有更先进、更方便、更廉价的特点,它所使用的中空纤维超滤膜不易堵塞管状组件,无须加热或冷却,仅靠压差就可实现物质分离。分离过程不用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因而不会产生废水和污滓,即使一瓶墨水倒入装置中,净化后也仍然符合国家饮用标准,您可但饮无虞。
在净化饮用水的科技之战中,北京绿色源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力拔头筹。目前,他们已将膜分离技术净水装置推向产业化和商品化,研制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家用型、商用型等不同规格的净水装置。
如果我们的每一个家庭都拥有一台膜分离净水装置,那么,就能对生活用水中的各种污染质树起一道令人放心的闸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