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假伦敦”与中国科学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13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科学史话

  “假伦敦”与中国科学家
虞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登陆诺曼底后的第10天,希特勒反扑使出“杀手锏”,向英国政治中心伦敦发射秘密武器——V—1和V—2飞弹,眼看伦敦将成为废墟。
有人想出一条妙计,即在伦敦郊区伪装出一个“假伦敦”诱德国上当。德国当年向伦敦共发射23000个飞弹,其破坏力之大可想而知。这条妙计的贡献太大了,是谁立下殊勋?丘吉尔晚年写的回忆录说,他紧急向美国求援而获此妙计,他不胜感激地称赞道:“美国青年学者真厉害!”由于战时保密,这些功臣的姓名不见报载,史书阙如。
今天,应解密以告世人,原来丘吉尔谢错了人,帮了英国大忙的是中国青年科学家。他们就是清华大学物理系创始人叶企孙院士的高足钱伟长和林家翘两位中科院院士。
1934年叶企孙为了对付日寇侵华,在他主持招考公费留学生的名额中增设航空门(机架组)一名,交通大学铁道工程系毕业生钱学森考取了,为了减少留学费用又提高出国深造青年的专业水平,叶企孙特安排他到清华进修航空专业知识一年,并请来冯·卡门到清华讲学,物理系学生钱伟长、林家翘因此也听了他的课。1943年这三人都聚集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航空系主任冯·卡门主持的喷进研究所内,成为冯·卡门最得意的门生和助手。丘吉尔的求援信交到冯·卡门手上,冯·卡门将这个难题委托给钱伟长。他当时正从事弹道计算和各种飞弹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还奔走于白沙基地参加火箭、导弹试验。他和林家翘等议论,德国飞弹是从欧洲西海岸向伦敦发射,多数落到伦敦东区,计及地球的自转,证明德国发射飞弹是采用了最大射程。因此他们向丘吉尔建议:只要在伦敦东区造成假象,好像伦敦市中心多次被击中,以蒙蔽德国仍按原定射程发射飞弹。丘吉尔照此妙计办,果然保全了伦敦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