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担当幸福——记天文学家、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13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担当幸福
——记天文学家、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
温红彦
法国政治家克雷孟梭有句名言:“战争太重要了,不能单由军人去决定”。
美国科普大师阿西莫夫仿此句型引出另一名言:“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单由科学家来操劳”。
还是仿此句型,名言又引出新论:“科学普及太重要了,不能单由科普作家来担当”。
创此名言者何人?我国天文学家、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
卞毓麟的这句话,是一名天文学家在担当科普重任20余年后,从肺腑中喊出的我国科普工作者的共同心声。
少年多梦,卞毓麟曾为自己取名“梦天”,渴望长大当一名天文学家;大学好学,他就读南京大学天文系,成绩年年优秀,他说在南大学习天文“其乐趣难以言状”;大学毕业如愿以偿,1965年他分配到中科院北京天文台,曾用笔名“梦天”发表过许多作品。他的科普长文《星星离我们多远》,新意迭出,改写成书后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20多年来,卞毓麟参与编著、翻译的科普图书70余种,在各种报刊上发表的科普文章300多篇,累计字数约300万。他的读者从刚识字的娃娃到非本行的科学家,今天的中学生们只要想起《语文》课本中那篇饶有趣味的短文《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就会说出卞毓麟的名字。他佳作连篇,曾多次获得表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称他为“建国以来,特别是科普作协成立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在这次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上,又被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的称号。
佳作何来?卞毓麟说科普创作有了正确的动机方能有佳作。动机何在?是出自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深知科普“关系到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关系到中国21世纪国际竞争中的成败”,他坚定地认为“每个科学工作者都理应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园地上洒下辛劳的汗水”。
他的科普佳作不仅熔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且极富文化色彩。他的《恐龙·陨石及社会文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科学注》、《莎士比亚外篇》等文章,无不描绘着科学与文化一个个闪光的交点。
“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贝多芬的名言。卞毓麟喜欢名言,他说名言给人力量。20多年的科普创作是艰辛坎坷的,可他内心深处却常常升腾起一种美好的感觉。尽管家务缠身、囊中羞涩,且母亲瘫痪、岳母双目失明他要照料;尽管那间科普创作的斗室与他所研究的天文学对象极不相称,早年的许多科普文章是在路灯下写就的;尽管他知晓科普作品不能纳入学术成果之列,可每当他写完一篇满意之作,那种美好的感觉便驱走了充塞在心中的烦恼。卞毓麟将这种感觉称为幸福。
这美好的感觉不正是一个科普工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升华吗?卞毓麟甘愿担当和享受这份幸福,而且当仁不让。(压题照片陈祖甲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