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我属鸡,却喜牛”——袁运甫教授一席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14
第11版(美术)
专栏:画斋三味

  “我属鸡,却喜牛”
——袁运甫教授一席谈
小雪
在著名美术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袁运甫先生那摆满书籍、画册、各种艺术装饰品和绿色植物的客厅里,沐浴着乙亥年末的暖阳,我们围坐在一张农家炕桌式的方茶几旁,品茗闲谈。
“我虽没有正式的斋名,但我有个图腾,它是牛。”噢!难怪客厅墙壁上最惹眼的是一件木雕牛。袁先生告诉我们这是墨西哥美洲牛面具。他又指着对面墙上一副牛角说,那是他1986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一见钟情”而万里迢迢带回的。说完,他又小心翼翼地取出自己最珍爱的藏品——汉代牛陶塑和战国时期云南铜牛给我们看。
论生肖,袁先生属鸡,可他为何将牛作为自己的精神偶像呢?“那要回溯到1961年,我在中央工艺美院装饰绘画系任教。当时,我最崇敬的老师张光宇先生又主教学,又忙创作,许多额外任务也压在他肩上。他已61岁,面对繁重的工作,他对学生们讲,愿像牛一样负重前行……恩师的话至今记忆犹新。从那以后,我也以牛的精神激励自己在人生和艺术的沃土上不倦耕耘。”“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也成为他的座右铭。
谈到现在的创作,袁先生展开一卷他刚为在廊坊的“文明中华——祥云城”设计的《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壁画稿。那奇妙的图案和优美的线型令我们欣羡不已,眼前仿佛闪射出我国先人在哲学、天文学、地学、数学、植物学、建筑学等领域灼灼的智慧之光。当我们的视线停留在一段类似围棋布阵的奇异纹样时,袁先生告诉我们,这是上古时代的河图洛书,并回忆起数学家华罗庚生前曾对他讲的一段趣话:“如果有一天外星人来要与我们对话,我们说什么呢?我认为有两件东西可显示地球人的智慧,一个是勾股弦定理,另一个就是河图洛书。”为完成这项150米长、12米高的艺术工程,在过去的16个月里,他查阅了各类图书馆中大量资料,走访了许多科学家,且数易其稿,可谓得来不易。
袁运甫先生近些年除了从事教学和理论研究外,主要致力于现代壁画和公共艺术的实践。他的一些巨作鸿制多与科学联姻,像《中国天文史》(陶瓷壁画·北京地铁)、《文明的飞越》(陶片镶嵌壁画·西北轻工学院)等。
说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袁先生颇为兴奋:“我觉得科学和艺术是人类两种最伟大的作品,而艺术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科学的发展。比如由于对解剖学的深入研究,达·芬奇的《维特鲁威的人体比例图》至今仍是人体艺术和人体科学的典范绘画;19世纪印象派绘画的诞生,也是光学、色彩学对艺术产生的划时代影响。它们给我的启示是,艺术和科学具有内在的一致目标和精神基础,两者共同具备人类最珍贵的创造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科学领域的浩瀚空间无时不在启迪艺术家广阔的思想空间。”
沉静片刻,袁先生将神思收回道:“开拓新的科学领域和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就意味着走上一条布满荆棘之路,就需要一种拓荒牛的精神。我曾要求自己,每有新作,首以立意创新为重。”这种求新求变的精神,使他常常处在披荆斩棘的跋涉之中。于是他给我们看了另一方常用的闲章“稍有新意心亦安”。在这短短的印文里,凝聚了他几十个寒暑笔耕色播的艰辛与创造的喜悦,也使我们悟解了袁先生“我属鸡,却喜牛”一语个中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