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当好国企“清道夫”——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委书记侯本立一席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07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当好国企“清道夫”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委书记侯本立一席谈
本报记者武卫政
侯本立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在泸州市计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办公室工作。1994年12月任纳溪县委书记。1996年7月,纳溪撤县建区,任泸州市纳溪区委书记。
纳溪境内的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合成氨、尿素和油脂化工的生产厂家。化工部西南化工研究院、火炬化工厂、七化建公司、省建五公司等又是国家以及部属、省属的重点科研单位和大中型骨干企业。这些单位驻在纳溪,多年来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很大,是一笔花钱也买不来的无形资产,我们有责任做好服务员,当好“清道夫”,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就拿解决困扰企业的老大难问题来说吧,泸天化厂区前的李子林街,是进出泸天化的必经之路,每天有近万人来来往往。80年代中期,这里成了个体市场,以街为市,秩序混乱,给泸天化对外交往和职工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由于区划关系不顺,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纳溪建区后,我们下决心彻底整顿李子林街,一下子引来了不少非议,矛头直指区委、区政府。解决矛盾难度虽大,但为国有大企业服务,我们理直气壮。大家分工协作,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实做细,一方面顶住压力,现场办公,摆事实讲道理;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商户到其他商业区摆摊设点,比如提供优惠条件,吸引个体户到位于城区中心地带的纳溪商城集中营业。
为了开发纳溪丰富的林木资源,火炬化工厂和区林业局共同投资建一个年产3万平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的加工厂,需征用大渡镇的土地,起先怎么也谈不下来。我们和大渡镇的干部共同算帐:从长远考虑,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这个项目必将促进当地各项事业的发展。大渡镇顾全大局,干部深入群众做工作,最后达成协议,既照顾了农民的利益,又为企业提供了优惠和方便。(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