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消费者怎样为自己讨公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15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请您留意

  消费者怎样为自己讨公道?
作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受到损害或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应该怎么办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了解决问题的五种途径,那就是: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我们在受理消费者投诉过程中,发现有以下几方面问题要提醒消费者注意:
一、要充分行使知情权和选择权,比如购买电器,应问清产地和生产厂家,落实在哪里保修,保修期有多长等等。还要当时通电试机,要看好外观是否有磕碰等。否则,一旦出问题,就要四处奔波、找寻,或者拿回家才发现外观有缺陷,责任不易分清,问题就不好解决。
二、要了解自己有索要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的权利。购物时,大到贵重首饰,小到一双鞋,自己认为必要的,都可以向经营者索要发票,经营者也必须依法提供。同时要注意购物发票的填写内容应与购货时的明示担保一致。比如购买羊皮夹克,发票应如实填写,如果只写“夹克”一件,一旦发现是假冒羊皮的,这张发票就不好作为证据为自己索赔。再如明明是优惠价销售,发票上却写上“处理”二字,出现质量问题后也会纠缠不清。
三、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财政部联合制定的《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已正式发布执行。其中明确规定:实施三包的第一批品种产品,自售出之日起7日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无偿修理、换货或退货;15日内可选择修理或换货。只要在规定的三包有效期内,问题都容易解决。
四、消费者有权利在发现产品和服务质量有问题时,要求销售者和服务者先行负责。如果您买到劣质鞋等商品,可以理直气壮找销售者解决,不接受销售者让您自己寄给厂家的解决办法。
五、如果遇到因商品质量和服务出差错造成消费者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家属或本人要注意保留证据,保护现场。例如劣质瓶装啤酒自爆伤人后,不仅应注意将受伤者及时送到医院治疗,还要留存医生诊断证明及爆炸瓶的残骸。遇家用电器着火引起火灾的,应及时向公安、消防部门报案,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电器的销售者或者生产者反映,向有关方面申诉,以利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得到合理赔偿。
六、对经营者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作出的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规定,消费者有权监督抵制直至检举控告。例如“商品售出,概不退换”的店堂告示,“本店必要时可以搜查顾客包袋”的声明,侵害顾客的人格尊严,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携带的物品。这类合同和告示内容无效,其做法也是违法的。
七、因消费纠纷引起消费者被殴打致伤的严重损害权益案件一旦发生,消费者可以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且可以在公、检、法办案过程中,提出附带民事赔偿要求。
八、如果遇到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增加赔偿自己受到的损失。例如标明10克的足金项链,实际只有8克重,则消费者不仅可以要求赔偿自己2克金,还可以要求增加赔偿10克金项链或相当10克金项链的货款。如果受到伪劣商品的欺诈,消费者可以投诉到当地消协,请消协协助找相应的部门鉴定,也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反映,请他们协助找真、优商品的商标注册人予以鉴别,出具证明。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监督部武高汉吕允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