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情系万家忧乐功在经济繁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15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读者点题

情系万家忧乐功在经济繁荣
本报记者崔佳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会为您新买的冰箱不制冷而奔波于厂家和商店之间,也会为您接受美容时被烫伤而去找服务者“讨个说法”。他们不是为了获得报酬,却有着您花钱也买不来的那股热情。
有这样一个组织:它推动、参与有关部门制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通过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打假推优,维护了经济秩序,促进了市场健康发展。它虽然只是一个社会团体,但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却很重———这就是我国的消费者协会(委员会、联合会)。
“有困难,找消协”,是消费者的心声。“释去千家忧,带给万户乐”,是消协工作人员的心愿。330万件投诉,解决率达95%,11年来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10亿元……这实实在在的保护,来自热情细致的工作。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和完善阶段,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情节十分恶劣,有的后果相当严重。当这些受害者迈进消费者协会的大门后,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道义上的同情,而且是全心全意的帮助。“电机漏电致死人命,消协调解予以补偿”,“劣质医疗器械造成病人伤害,消协调解厂家赔偿15500元”……翻开这一个个案例,哪一个不凝聚着消协工作人员的心血和汗水。“磨破嘴皮,跑坏鞋底”不算,有时甚至要遭受谩骂、要挟和围攻,但他们没有退缩。调解不了的,消协还经常求助新闻媒介予以关注,或直接支持受害者向法院起诉。通过这些努力,消费者的损失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恶性事件如此,琐碎小事的投诉同样引起消协的认真对待。谁能想到一只猪蹄煮不烂还能换货?但福建仙游县消费者黄聪就在消协帮助下做到了。谁又会对长途汽车多收了农民一毛钱而“耿耿于怀”?但山西永济市南郭村消费者监督站站长侯永顺宁可在路边蹲一晌午,硬是堵到那辆车让售票员退了多收的票款……消协的工作人员认为,投诉不分大小,只要是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都要一追到底。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95%的解决率,这是全国各地消协组织齐心协力克服了许多困难后取得的成绩。上海市消协共12个人,年经费只有5000元,但每年要受理5万人次的咨询和近万封投诉信。不少地方消协的同志忙得很少顾家,有的还带病工作。常熟市消协副秘书长徐根发在工作岗位上献出了生命……“消费者卫士”、“消费者的保护神”,人们把光荣的称号赠予他们,人们用鲜花、锦旗和感谢信表达着敬意。消协的同志对此非常珍视并引以自豪,他们知道,这份荣誉无法用金钱衡量。
如果只看受理投诉,消协像一辆“救火车”,为排忧解难而忙碌穿梭;如果了解了其工作全貌,它就像一台运转有序的“组合机器”,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繁荣输送着不可缺少的源源动力。
保护消费者权益要依法进行。中国消费者协会协助全国人大和有关部门起草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于1994年1月1日起实施。各省、市、自治区消协也积极协助当地有关部门制定地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北京市的“实施办法”中对“欺诈行为”有明确细致的规定,有了这个法律依据,消协调解达成的双倍赔偿骤然增多,使不法经营者心惊胆寒。
有的企业误解消费者协会,认为只会找他们的麻烦。殊不知通过开展专题调查、组织消费者评议商品和服务等方式,消协也可以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在江苏,消协为“美尔姿”羽绒服组织了消费者跟踪调查,信息反馈给企业,使企业改进了12个老品种。在安徽,对于啤酒爆炸问题,消协一方面监督企业严把质量关,一方面以宣传画形式向消费者说明正确开启、搬运和贮藏啤酒的方法。自1985年以来,各级消协共为全国工商企业提供商品和服务质量信息100多万条。
指导消费也是各级消费者协会的日常工作之一。通过开展产品比较试验并公布检测结果,可以使消费者及时了解市场商品质量状况,择优选购,避免受劣质商品之害。除了具体指导外,消协还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海南万宁县消协得知当地居民李某意欲在儿子结婚时摆100桌酒席请客时,当即前往做工作,摆明利弊。李某欣然接受,省了一大笔开销,当地群众都夸消协引导得好。
消协的任务既艰巨,工作又辛苦,为什么他们的工作人员能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曹小奇对记者说:“保护消费者权益是一项得人心的事业,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使我们受到精神鼓舞,广大人民的信赖和拥戴使我们有一种荣誉感,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配合又增添了我们的勇气。消费者协会是消费者的组织,有全国消费者的支持,我们的事业的前途是光明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