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风雨三十载日日送真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16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风雨三十载日日送真情
李杰齐悦
郑州至香港755次鲜活冷冻商品快运货物列车,已安全行驶了33年。它载去的不仅仅是农副产品,更是祖国人民对港澳同胞的一片深情。
港澳市民日常消费的猪、牛、羊、鸡肉、鸡蛋和蔬菜、水果等鲜活商品,绝大部分来自祖国大陆。
港澳市场有着特殊的供求规律和特殊的要求。一是喜赶早市,喜爱购买“鲜活生猛”产品;二是地盘小,人口多,地租和仓储费高,市场容量又有一定限度,所以供应鲜活易腐商品既不能少,也不能多,必须随到随卖,不留或少留库存;三是节日多,有中国传统节日,还有西方的节日,不同的节日畅销的不同鲜活商品,如端午节畅销活猪和北京填鸭,中秋节畅销大闸蟹。因此,向港澳供应鲜活商品,就必须符合优质、适量、均衡、应时的要求。
鲜活商品最初是按普通货物运往香港的,发车、停车、到达都不定时,当时从郑州到广州,有时需要走10天。长途、长时间的运输导致货物在途中损失严重,活猪、家禽、活鱼的死亡率都较高。
60年代初,国家正值3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很快铁道部和外贸部提出组织和开行供港澳快运货物列车的想法和方案,很快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重视和批准。
1962年12月11日,第一列755次快运直达列车从郑州北站鸣笛出发,每天与在深圳北站编发的过轨活口专列衔接运输,直达香港九龙的何文田车站,由香港五丰行负责总代理、总经销。
这样一来,从郑州运港货物,缩短为67小时;活禽活畜在途死亡率也明显下降;供港的鸡、羊、牛、猪总量分别增加了几倍到几十倍。1961年供港活猪37.9万头,现在已增加到每年近百万头,极大地丰富了港澳市民的“菜篮子”。
香港五丰行董事长兼总经理贺月芳先生说:“向港澳供应鲜活冷冻商品,快运列车对适量、均衡供货起到了调控作用。这样以天为计算单位的稳定供应已长达33年,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33年一路绿灯,即使遭遇到“文革”动乱、华中水灾、桥梁断裂、隧道塌方等人祸天灾,快运列车也一直坚持开行,从无间断。
为了保证鲜活商品质优量足,外贸部门从“源头”抓起,建立稳定的货源基地,引导组织农民多养良种畜禽,并投入大量资金稳定收购,提高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
目前,仅河南省就有11个供港活猪基地县、100多个现代化瘦肉型养猪场。
快运列车的始发地郑州,无论车皮多么紧张,业务多么繁忙,郑州铁路分局都坚持优先安排运输计划,优先进货装车,优先取送,优先挂运的原则,以开行率、正点率、挂送率作为考核指标,加强快运货车的组织工作。同时,分局领导每季召开经济分析会都将755次快运货车的组织开行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在会上研究,并积极组织货源。
755次快运列车集中运行在京广铁路干线上,在这样的区段组织开行一趟供港快运货车,就要占用两趟普通货车的能力,仅此一项,郑州铁路分局每年就等于向港澳“捐资”(损失收入)1000多万元。
此外,郑州铁路分局还投入大量资金,不断改善运输条件,在管内沿途加设了活口上水站和冷藏车加冰站,保证了快运货车的安全畅通。(附图片)
在郑州北站集结待发的755次快运货车。 齐悦 文勇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