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李鹏会见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就国内外一些重大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18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
就国内外一些重大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下午在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会见了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并就国内外一些重大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李鹏是应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周觉的邀请同记者见面的。
下午4时30分,李鹏在周觉的陪同下面带笑容地走进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顿时,大厅里闪光灯亮个不停,照相机快门声响成一片。
李鹏首先发表了简短讲话。他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已圆满完成任务,胜利闭幕。刚才人大会议通过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关于《纲要》的报告。这个《纲要》将成为全国人民未来5年和15年为之奋斗的目标。
李鹏说,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十五年,中国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使《纲要》得到实现。因为中国已经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这就是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可以保持一个长期稳定的政局,因为我们已经形成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国经过46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已经有了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已经有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巨大的市场,包括消费市场和投资市场。《纲要》经人大会议通过后,12亿人民将汇合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为它的实现而奋斗。
他说,中国要保持好的发展势头,要实现《纲要》提出的目标,有两个条件是不可缺少的。这就是对外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对内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我们将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始终是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我们将自始至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纲要》的显著特点。
李鹏接着请记者们提问。
台湾“中央社”记者:这次在台海的演习结束以后,还会不会继续进行其它演习?总理先生在1月30日还提到过解决台湾问题最终有个条件就是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总理先生这次的报告也说到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在这次演习结束之后,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如何,请总理先生作个说明。
李鹏:台湾问题大家都很关心,在此我愿说明以下几点: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奉行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没有改变。江泽民主席一年前提出的八项主张,对上述方针作了全面、完整、深刻的阐述。最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海和南海进行军事演习,是属于正常的演习,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军的军事素质,提高现代化作战的水平。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义务、有决心,也有能力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公海进行军事演习,符合国际惯例,许多国家都是这样做的。到现在为止,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演习都是在公告宣布的范围内进行的,而且很顺利。
台湾目前出现的一些紧张和混乱局面,究其根本原因,是台湾当局的某些领导人明目张胆地、频繁地在岛内和在国际上进行谋求“台湾独立”的活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我们衷心希望台湾人民能够生活在一个和平与安定的环境中。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关键在于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产生的台湾当局领导人,今后不仅在口头上,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实际行动上,不从事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活动,不搞“台湾独立”。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任何外国势力都不得以任何形式加以干涉。如果有人想在台湾海峡炫耀武力,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只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同时,我想补充一点,我们愿意继续加强两岸之间的经贸合作,保护台湾同胞包括投资者在大陆的正当权益。
美国环球电视公司记者:由于中国继续进行军事演习,美国已经派出两艘航空母舰在台湾海峡进行活动,作为对中国军事演习的反应。请问这样的对抗对于中美两国关系会产生何种影响?
李鹏: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是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中美关系的基础是三个联合公报。毋庸讳言,中美之间确实存在一些分歧,解决这些分歧唯一正确的办法,就是双方进行平等的、友好的、坦诚的对话和合作,按照求同存异、增进了解、减少麻烦、不搞对抗的原则来处理两国之间的分歧,这样两国关系才能沿着正常的轨道发展。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不能接受一个国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另一国家的做法。如果对中国以武力相威胁,历史早已证明,是不会有任何好结果的。
新华社记者:您的报告中用较大篇幅论述了农业和粮食生产问题,这说明党中央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但外界也有人担心,进入下个世纪后,中国生产的粮食能不能养活自己,请问您对此有何评论?
李鹏:记得美国一位大名鼎鼎的艾奇逊国务卿曾经预言,中国共产党能够夺得战争的胜利,但却无法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46年过去了,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事实证明他的预言是不正确的。现在世界上又有一种中国面临“粮食危机”的论调。其中有的人是出于对中国的关心,但是也有人是别有用心的,是想借此来挑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中国是农业大国,12亿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农业在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是我们发展的重点。但是,中国粮食增产潜力大,我们能够立足国内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纲要》以较大的篇幅着重阐述了加强农业的重要性及若干具体措施。我想借此机会讲几个要点:
第一,中国还有2/3的耕地是中低产田。依靠科学种田、增加投入,可以提高这些中低产田的单位面积产量。
第二,中国还有一批可供开垦的荒地。《纲要》中提出要在黑龙江、吉林、黄淮海平原建立商品粮基地,在新疆建立棉花生产基地。中国还有大片的山区、草原、水面、滩涂,可以搞综合开发。中国有一句老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发展养殖业、水产业、林果业,为人民提供更多的食品资源,改变食物结构,这方面中国还是大有可为的。
第三,实行计划生育,这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大家都知道,控制人口增长与控制粮食需求的增加是密切相关的。在中国,计划生育已取得明显效果,并将继续坚持下去。在农村,要把计划生育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建立文明幸福的家庭结合起来,使计划生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香港星岛日报记者:请问对不久前您与梅杰首相在曼谷的会谈有何评价?
李鹏:不久前在泰国举行亚欧会议期间,我同梅杰首相进行了会谈。会谈的气氛是友好的、建设性的,同时也是讲原则的。英国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实行免签的措施,我们表示赞同;但对于某些不符合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的要求,我们不能苟同。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势已定,这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中英两国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在政权顺利交接、平稳过渡上进行合作。同时,我们也赞成推动两国的经贸关系进一步得到发展。
近500名中外记者参加了会见。(附图片)
李鹏总理与参加“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
本报记者王忠家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