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纽约股市进入动荡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18
第7版(国际)
专栏:经济札记

  纽约股市进入动荡期
许世铨
3月8日,纽约股市上股票和债券的价格同时狂泻,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暴跌了171.23点,创1991年11月以来最惨重的跌幅。然而,转过周末,道—琼斯指数又于11日强劲地反弹了110.55点,创近两年来的最高日升幅。华尔街人士认为,这一下一上的剧烈震荡表明,自去年以来“牛劲十足”的纽约股市已经步入了波动频仍的动荡期。
和常识相反,8日的暴跌不是因为美国经济出了大纰漏,而是因为劳工部传来了2月份新增就业人数创下1983年9月以来最高纪录的好消息。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美国经济的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联邦储备委员会为刺激经济将再次降低利率。劳工部宣布的意外消息使投资者惊诧之下大量抛售了手中的有价证券。但是,当人们惊魂初定后即省悟到,因一个月份的就业人数陡增而断言美国经济将再度过热,从而导致利率提高,很可能是海市蜃楼般的幻觉,而且股价大跌正是购进契机,于是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和共同基金在11日开盘时就大量买进,使股市强力反弹,一举收回近2/3的失地。人们从这次的波动中看到了1987年10月纽约股市崩盘前的影子,但华尔街的多数分析家认为,纽约股市一时还不会从“牛市”骤然跌入“熊市”。
1995年,华尔街上可谓风景独好。美国经济在联储利率杠杆的调节下实现了软着陆,在低利率、低通胀的情况下,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7%。与此同时,日本经济却挣扎在几乎是负增长的谷底中,西欧各国则失业严重、经济复苏乏力。
此外,在日本、德国、美国等西方中央银行的联合干预下,美元在下半年扭转了对日元和德国马克汇率一路下跌的颓势,稳住了阵脚。加之,墨西哥的“比索危机”使大批西方流动资金流出“新兴市场”国家,美国和不少国外资金都涌向华尔街。道—琼斯指数一路攀升,连闯千点大关,到年底突破了5000点。
对今年美国经济的走势,经济学家们几乎一致认为增长率将进一步减缓到2%左右,而对日本和西欧主要国家则普遍比去年看好,“新兴市场”国家的行情也重新看涨。在此情势下,华尔街一枝独秀的地位已有所削弱。
人们注意到,去年纽约股市飙升中冲锋陷阵的科技股在11月份已开始接连受到“校正”;今年2月份以来,道—琼斯指数上下浮动的幅度和频率也已明显增加;纽约股市史上第3次最旺的“牛市”显露出强弩之末的征兆。虽然如此,纵观世界资本市场,华尔街仍不失为较好的投资场所。
由于美国投资者仍把大部分钱投放在国内市场,历史上的“黑色星期一”或“黑色星期五”一时尚不会再现。但纽约股市无疑已变得更加动荡和难以逆料,尤其是当投资者怀疑股市已攀升到峰顶时,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使他们成为惊弓之鸟,3月8日的狂泻即是例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