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数字不是游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18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数字不是游戏
夏珺
有一则笑话说,某县提出经济要“超常规发展”,召集各企业头头开会报产值计划。县长做了一番“动员”之后,便让各企业自己先报个数。“我厂今年翻一番!”“我翻一番半!”“我翻两番!”发言颇热烈。只有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闷头抽烟,一言不发。县长急了:“你能不能翻番?痛快点!”那人答道:“县长,我这儿最好别翻番,我们是火葬厂。”
这虽是一则笑话,却让人笑不起来。因为它所讽刺的现象生活中并不罕见。造假已不局限于假烟假酒假药假皮鞋,而蔓延到了统计数字的领域。
一些地方流行一种说法,叫做“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官出数字”者,上级给下级压“指标”之谓也,你今年的工业产值必须搞到多少、粮食产量必须完成多少、引进外资必须达到多少……花样繁多,不一而足。如果这些“指标”定得是科学的,无可非议。然而不幸的是,有些数字往往是长官拍脑门“拍”出来的。比如规定亿元乡镇搞几个,“小康村”达到百分之多少、引多少外商、办多少合资企业等等,均有“硬指标”。而这些“指标”往往与实际脱节,却逼着下边非完成不可,完不成就打板子,“完成”者奖励住房、轿车甚至加官晋爵(有些地方对此有详尽的具体规定),这便是“数字出官”了。
统计数字本是一件极严肃的事,它是各级政府定政策、做决策的基础和依据,来不得半点马虎,更容不得虚假。而在一些地方,数字成了任人揉捏的面团,上报数字如同儿戏。虚假的统计数字比假烟假酒的危害不知大多少倍,它会导致错误的决策,给经济建设埋下隐患,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其实,那些制造假数字的人对假数字的危害也心里明镜似的。那为何还要造假呢?关键是利益驱动使然。前些年北方某贫困县的书记弄虚作假,“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因“政绩”显赫而升迁。不用说,这个县每年该得的扶贫款项得不到了,却贫困依旧,百姓遭殃。前不久笔者到那里采访,群众提起他来仍要骂娘。
当官的少不了要和数字打交道,制订规划、掌握情况、了解各项工作的进度等,离开了量化的数字、百分比就难以做到心中有“数”。但这个“数”必须是真实的。杜绝虚假的统计数字,除了须完善统计制度、堵塞漏洞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干部的考核、任用制度,考察干部的“政绩”如何更科学、全面,而不是以一两项“指标”论英雄?同时,对那些弄虚作假者严惩不贷,不让他们在政治上捞到半点好处。这样才能走出弄虚作假的怪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