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人才,宝中之宝——戏曲人才忧思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07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百家艺话

  人才,宝中之宝
——戏曲人才忧思录
周传家
世纪之交,风云变幻,世界范围内的政治格局和经济秩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重大的调整,竞争日趋激烈。
不论任何领域的竞争,归根结蒂都是人才的竞争,其结果取决于:人才的数量是否充足,人才的结构是否合理,人才的素质是否优良。
就以戏曲艺术来说,为什么在与其他一些艺术样式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什么振兴戏曲不能尽如人意?其间固然有方方面面的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人才。
由于历史的积淀和旧体制的束缚,戏曲团体的体制改革举步维艰。迄今为止,不少剧院团(主要是全民所有制剧院团)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机关化、衙门化倾向。机构臃肿,冗员过多,人浮于事。由于尚未建立起灵活的人才交流机制,那些在剧团缺乏竞争能力的人,又无处可去,致使剧院团背上沉重的包袱。经济拮据,捉襟见肘,吃饭财政尚难维持,更遑论对艺术生产的投入?!
艺术生产的萎缩和低迷,致使有些剧院团虽然有人才,却难以派上用场,发挥作用。不少有光彩的青年演员长年演不了戏,才能得不到发挥,结果消磨了青春,荒废了艺术,造成人才的积压和浪费。
一方面是吃闲饭的人养得过多,另一方面是真正有才华的尖子演员、高水平的编导人员、具有市场意识和运作经营能力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即如偌大的北京京剧院,人员过千,堪称“世界之最”,但“四梁八柱”仍不够健全,缺少与其他行当旗鼓相当、功力深厚的花脸演员。而堂堂的北方昆曲剧院则难找一个好的丑角演员。全国不少剧院团存在着“无用”的人多,“有用”的人少;“后方”的人多,“一线”的人少;拿工资的人多,能干活的人少等“三多三少”现象。
戏曲界的尖子人才本来就少,近年来却在不断流失:有人“触电”,有人“跳槽”,有人到国外“寻梦”,或做“洋打工”。他们中间只有极少数人还在“曲线救国”地为戏曲艺术奔波呼号,大多数人都远离了戏曲艺术,以至于有人发出惊呼和慨叹:“戏曲界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是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了培养这些尖子人才,国家付出了多大代价!他们都是戏曲艺术的宝贵财富啊!
然而,这并不是说反对人才流动,正常的流动符合艺术发展规律。譬如在京剧发展史上,京派、海派之间就曾有过几次较大规模的人才流动,促进了相互间的吸收和交融。“伶界大王”谭鑫培由汉入京,由京之沪,搭过许多班社,和众多不同流派的艺人同台演出,在流动中形成“谭派”。“正乐三杰”尚小云、荀慧生、赵桐珊从河北梆子科班流动到京剧后而成名。梅兰芳在上海演古装戏和红楼戏而产生轰动效应,当今河北梆子名净裴艳玲原来是唱京剧出身的。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名伶都不是在封闭凝固的状态下“修成正果”的,而是在流动中磨砺成材的。
不过,戏曲界过去的人才流动多属内部调整,流来流去没有流出戏曲范围,没有伤筋动骨;不像今天人才从戏曲内部流向外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为了弘扬民族艺术,我们呼唤戏曲艺术界进行合理而积极的人才流动,以保持戏曲人才队伍的动态平衡和创造活力。
戏曲要振兴,关键靠人才,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调整剧院团布局,压缩规模,控制人数,分流冗员。建立健全竞争机制、激励机制,遏止住尖子人员流失,激发艺术创造力,树立精品意识,彻底改变“死不了,活不好”的局面。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敬业爱岗是每个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在剧院团内部,要大力提倡敬业精神,加强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得所有从业人员把繁荣戏曲作为一种内在欲求、自觉行动和崇高的使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