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一天也不能让读者失望”——《扬子晚报》十年崛起探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20
第10版(文化)
专栏:

  “一天也不能让读者失望”
——《扬子晚报》十年崛起探究
本报记者龚永泉杨明方
在南京,每天一到下午,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卖“扬子”、买“扬子”的。仅市区范围内,《扬子晚报》发行量就达50万份,售报人有2000多。外地游客说,这已成为南京独特的文化景观。
调查显示,89.5%的读者每天读该报在半小时以上,其中32.7%的人在一小时左右。有人说,《扬子晚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南京市民的业余生活结构。
《扬子晚报》由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主办,1986年创刊时发行5万份,去年10月突破百万份大关,年广告收入达1.1亿元。不少新闻单位的老总在羡慕之余,急切地探寻起“扬子奥秘”。
每年第四季度,当不少报纸从总编辑到记者都在为发行奔忙的时候,
《扬子晚报》为什么风平浪静水波不惊?
天天在搞发行
《扬子晚报》的总编辑周正荣一语道破玄机:“如果说别人是一年搞一次发行,我们却是天天在搞发行呢!‘扬子’主要靠零售,读者每天掏钱买你的报,一天没啥好看的也许还不当回事,两天三天就会感到你这个报没有意思,第四天就去买别的报了。办报人心中有读者,读者眼中才会有你这张报纸。我们必须同读者贴近、贴近、再贴近,一天也不能让读者失望。否则,我们输不起啊!”
10年来,该报一直跟踪读者的阅读需求。创办之前,在《新华日报》上开展了“假如我办《扬子晚报》”的讨论;创刊5周年前,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大规模评报活动;扩版时,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刊载扩版方案;1992年,开展了“你喜欢看什么?”的征询调查;去年7月,邀请南师大新闻学院进行问卷调查。有的来信被装订成册,交各部采编人员传阅,让每一个人都能听到读者的呼声,把握读者的要求和情绪。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调查,该报形成了一个共识:今天的晚报读者主要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市民”,更多的则是工人、职员、军人、离退休人员,还包括大中学生、中高级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他们的阅读兴趣不仅仅是奇闻轶事,更重要的是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经济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走向、市场物价的波动,以及国际风云的变幻。因此,“决不可把读者看低了,小瞧了”。
每一次调查都在读者中刮起一股旋风,各种意见纷至沓来,其中不少是同报社编委会不谋而合的,可以马上付诸实施。但也不乏出人意料甚至相悖的,怎么办?周正荣说:“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就是真心实意按读者需求办,当然这是指多数读者。”根据读者的意见,他们增设了不少新栏目,也取消了一些自我感觉不错的栏目。
作为一张年轻的晚报,如何尽快在广大读者中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扬子晚报》总结了众多报家的管理经验,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稿件直流出版机制,谓之“一把尺子量到底”,即把发稿权相对集中到值班副总编和总编手中。各部门每天发稿由部主任签发后,先交值班副总编和编委,经筛选加工后,交由总编统一审定,再交出版部组版。这样,“千锤锣鼓一锤定音”,有利于体现编辑方针和报道意图,有利于急稿用早、优稿用好,同时又最大限度地杜绝了劣质稿和人情稿。一记者在稿件上附言,这是某人拜托的稿子。总编不仅毙了这篇稿子,还写道,以后不必注释多余的字。在人情和读者之间,《扬子晚报》的选择是:“宁肯得罪人情,也不能得罪读者。”
晚报在软性新闻之外,能否嫁接大报优势,拓宽报道面、加重报道的分量?
既有“秦淮小吃”,又有“京苏大菜”
办报人最大的苦恼莫过于“众口难调”,《扬子晚报》的做法是提供“全营养型”:既有“秦淮小吃”,又有“京苏大菜”,做到“百货迎百客”。
10年来,该报曾三次调整编辑思路。创办之初,接过老牌晚报的传统,以社会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为三大支柱;1987年,增加了与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服务新闻,拓宽了报道面;1990年,提出嫁接机关报优势,强调晚报要登重头新闻,强化晚报的宣传和服务功能,决不漏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振奋人心的重大成就、牵动人心的国际事件,并调动一切版面编辑手段强化和突出要闻的分量。扩版后,又新增了国际新闻专版。副总编杨步才解释说:“今天的读者生活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民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心各种方针政策的走向,大众生活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灵敏地受到政策的牵动和影响。看不到这一点,就会脱离读者。”
在一次读者评报中,有位读者提出机关报上午登过的“硬件”新闻,晚报不必再登,报纸有意识地摘发了两句,果然招致一连串的反对来信:“机关报面向机关,公费订阅居多,晚报面向家庭,我们自掏腰包,因此,可以登短一些,但决不可不登。要知道,我们家里只订一份晚报啊!”面对这些来信,老总们笑得好开心!编委会有关“拓宽、加重、深化、搞活”的八字方针的确提到了点子上。“拓宽”,拓宽报道面,尤其要突出处理好国内要闻和国际新闻;“加重”,加重报道的分量,强化对社会热点的报道;“深化”,透过生活的表层,深刻反映人们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搞活”,提倡新闻样式和风格的创新。
为了扩大新闻来源,除了采用国家通讯社和本报记者采写的新闻外,还开辟了多种新闻渠道:与兄弟新闻单位“并网发电”,交换新闻;与省内外一些信息部门挂钩,直接供稿;还有遍布各地的通讯员和特约记者,均成了报社伸向各地各部门的触角、编辑记者长在异地的眼睛。
“几盘肴馔知客味,十分热情可人心”。该报的编辑记者不愧为“烹饪高手”,提供的新闻大致可分三个层次:一是与基本生活有关的,包括日常生活用品、蔬菜副食品价格、交通状况、供电供气等;二是与个人、家庭发展有关的,诸如招生、招工、职业培训、股市行情等;三是与现代人自我完善有关的,涉及国内外重要事件、改革开放走势等。或浓墨重彩,或略施粉黛,或洋洋洒洒,或删繁就简。有读者赞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业、饭碗、人生观,大千世界,尽收眼底。”每当江苏省作出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决策,省委书记陈焕友总要叮嘱有关部门:“请扬子晚报报道一下,晚报能进入千家万户。”
采编活动与广告经营脱钩,采编工作量与收入挂钩
让一心办报的人“名利双收”
前年,报社申请到一批摩托车指标,明确规定分配给各部门写稿编稿得分最高的人。常务副总编朱铭佐说:“我们就是要在报社内部形成一种氛围,舆论上鼓励一心办报,政策上有利于一心办报,让一心办报的人‘名利双收’。否则,如果干的不如看的,或者在报社辛辛苦苦干的不如在外面忙‘赚’的,谁还愿意专心致志去办报呢?!”
编委会明文规定,编辑记者的任务第一是办报,第二是办报,第三还是办报。采编活动与广告经营脱钩,编辑记者不得介入拉广告,严禁广告部之外的各部门从事任何形式的“创收”、“特约”活动。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路是,集中精力办报,扩大报纸发行量,吸引广大客户,增加广告收入。
现在,在该报登广告需要预约排队。报社领导平时最头疼的就是广告客户动用各种关系来开广告的“后门”。该报规定每版广告只能占1/5版面,有人埋怨他们“没有经济头脑,送上门的钱不赚”,但他们初衷不改。有时为缓解矛盾,实行正刊16版之外的广告加张,但加张不提高报价,发行人员的加张劳务费由报社另付。
报社对编辑记者实行计分制考核,见报的稿件定量定性折合成分值,定额之外的分值是定额之内的两倍。每月结束,把各人得分张榜公布,收入与分值挂钩,孰多孰少,对号入座,峰谷相差有时可达千元。实行初期,每季度“微调”一次,不尽合理的及时调整,保证了这一制度的日趋科学化。编辑记者戏称为“一门心思挣工分”,形成了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局面。有位记者一年竟见报了64个头条!每逢节假日、星期日,记者们格外忙乎,写稿发稿反而多了,因为这时候社外来稿少了,上稿率比较高。
为了鼓励记者多写稿,特别是写好稿,该报设立了多项奖:勤奋奖、总编辑奖、独家新闻奖、月度年度奖、好版面奖、提前交版奖等。报社出现了一批“拚命三郎”,他们当中有以抓信息见长的“快枪手”,也有擅长驾驭重大题材、撰写重头报道的“攻坚员”。编委会还组建了“突击队”,每期4名记者,由一位编委带队,两个月轮换。“突击队”汇总各方信息,当场定题,当日采写,当晚发稿,采访不限地域,只要看准有新闻价值,可以即赴全国各地。每期结束,展览成果,进行讲评,充满了竞争和活力!
绿茵场上,虽有前锋、后卫之分,但无论谁踢进了球都是功臣。在该报,记者的采访领域虽有分工,但又不完全受分工的局限。原则是,有关部门通知的会议或活动由分管记者前往,除此之外,他人尽可“越位”。一位记者感叹:“这一手真绝,叫你整天不踏实,竖着耳朵瞪着眼,生怕漏掉了什么!”1993年扑救南京炼油厂大火的战斗刚刚打响,报社立即派出了3名记者赶赴救火现场。与此同时,另有5名记者也不约而同自发赶到了现场。大家相视一笑,分头采访,以最快的速度写出了扑灭大火的长篇通讯。
“人总是有惰性的,也是有潜能的,在我们扬子晚报就是要减少惰性,释放潜能,把大家的聪明才智都用在办好报纸上!”周正荣如是说。(附图片)
每天中午12时许,来自市内四面八方的报贩聚集在发报中心,领取当日晚报。        于先云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