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京城盛吹“傣家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20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京城盛吹“傣家风”
本报记者崔士鑫
近年来,京城悄悄刮起了一股“傣家风”。傣王宫大酒家、西双版纳酒家、傣家村大酒楼、双味傣家寨等傣家风味的酒家纷纷开业。身穿多彩长裙的傣家姑娘、头系彩巾口吹芦笙的傣家小伙子,在席间舞乐伴餐,抛香包、挂花环、泼吉祥水等少数民族风情,着实使京城人感到好奇。以“傣家风”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菜系的进京,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兴趣。
傣家村寨到京城
在北京朝外关东店一条比较偏僻的街道里,青竹镶壁、米酒飘香的傣家村大酒楼,每天都迎来熙熙攘攘的顾客。竹筒烤腊肉、竹筒干巴菌、竹筒酸笋石沸鱼等“傣味儿”十足的竹筒菜;由傣家小伙子用刀劈开的香喷喷的竹筒饭;还有盛在竹筒中的傣家米酒,令宾客胃口大开。胆大的顾客还可点上一条活蛇,让傣家人在桌前当场宰杀,然后他会请你喝绛红的蛇血酒、碧绿的蛇胆酒——均是将蛇血、蛇胆汁当场滴入酒中而成。席中更有傣家姑娘唱起悠扬的民族歌曲,几曲终了又给所有的宾客腕上系一条代表吉祥的红绳,一边送上祝福的话语;更有载歌载舞的傣家女郎,将腰间的香包送给每一桌上她们“钟情”的客人,然后,有幸得到“定情”香包的顾客被邀请与傣家男女青年一起,伴着芦笙欢快的音乐,跳起傣族舞蹈,酒宴达到了高潮……
如此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酒家在京城已有多处,提供的菜肴也不仅仅有竹筒系列,还有傣家的汽锅系列,坛制、烧烤系列等上百种风味独特的菜肴。它们为了保持地道的边寨风味,几乎全部蔬菜、配料、用具都从云南当地运到北京,甚至有的酒家室内装修用的藤条都是从西双版纳的密林中砍来的。歌舞演员也是从云南瑞丽等地招来的傣族、景颇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姑娘和小伙子,他们举手投足无不使人真切地感受到浓郁、清新的边寨之风,仿佛傣家村寨搬到了京城。
“傣家风”吹动了京城的餐饮旅游业
令京城人眼界大开的不只是傣家酒楼带来的傣家风情,随着苗寨酒家等少数民族酒家的陆续开业,少数民族菜系俨然已有在京城占有一角江山之势。尤其是在旅游餐饮业中,这类酒家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
如果笼统地论及少数民族菜系的饭店酒家,这类酒家北京很早就已大量存在了,如朝鲜族的冷面馆、蒙古族的锡林郭勒餐厅、新疆维吾尔族的新疆餐厅等等。就少数民族菜系来说,最有名的当然是清真菜了,尤其是涮肉,更是北京清真菜中爆、烤、涮三绝中的拿手好戏,早已为京城的食客们所熟知。
但是“傣家风”所代表的少数民族新的菜系的进京,并不仅仅意味着京城人面前又多了几十种、上百种的美味佳肴,更重要的是它给京城餐饮业及旅游业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顾客在此不只是在吃,他也可以看,可以听,可以亲身去体味边寨风情。许多来此就餐的顾客都是看中了这一点。
在傣家村大酒楼就餐的一位中年机关干部说,他一直对生活在边寨的人们的生活习俗很感兴趣,不亚于对西双版纳密林和百里滇池风光的向往,但却没有机会去亲身体验。这个酒楼把“原汁原味”的边寨生活搬到了京城,也让长年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尝了一回鲜”。有3位在此就餐的女士居然也点了一条活蛇,而且敢把蛇血酒一饮而尽,然后乘兴加入了舞蹈队踢踏了一回,高兴得连说“有趣”。一位曾在傣王宫大酒家就餐的某领导同志曾说过:在这里吃饭是一种享受,无论是饭菜还是歌舞都是文化。能够把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和其他艺术结合起来,无疑是餐饮旅游业的一个新动向。
光顾这类酒家的有不少是“老外”。据一位导游介绍,外国人对到这类酒家吃饭,比到一般的餐馆更有兴趣,在此,他们对中国多民族文化的体验更为具体深刻了。当然,傣家的姑娘们也愿意把香包丢给每个桌上的“金发情郎”,让他们有机会下场共舞,体会富有特色的民族风情。
“傣家风”的启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种民族风情、风俗文化对大城市居民和外国来华人员都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作为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烹饪,无疑是民族风情的一个重要载体,这类酒家的纷纷进京,增加了北京这个旅游城市的民族特色。
各少数民族菜系诞生于一方水土,形成了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美味佳肴。各民族的特异独有风味食品比比皆是,如傣族、壮族至今仍食的“蚁酱”,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抓饭”,藏族的“糌粑”,赫哲族的“稍鲁”(烤鱼),维吾尔族和乌孜别克族的“米肠子”,朝鲜族的“狗肉汤”,土家族的“团馓”等等。
但饮食的特色是静态的,与那些富有特色的菜肴相比,更为吸引人的是与烹饪相结合的活生生的民族风情,尤其是那些“原汁原味”、土生土长的民族艺术,更受城市居民和外国旅游者的喜爱,这是“傣家风”得以吹起、少数民族酒家风行京城现象给我们的一个启示。
爱好旅游是现代人的一大特点。据有关人士对各国旅游者出游动机的调查,体验“异国情调”、“异域风情”几乎是所有人的共同动机,其比例远远超过观光、购物等旅游目的。对那些足难出户、长住于钢筋水泥丛林的城市居民来说,体验“异域风情”,更是许多人心中的渴望。因此,能在品味富有“异域”特色的美味佳肴之际,更置身于富有“异域”特色的氛围之中,何乐而不为呢?
在我国的各少数民族中,都不缺少酿造这种氛围的“特定用具”。最典型的自然是民族节日。民族节日少不了载歌载舞,是民族艺术、民族风情集中体现的时刻。更有趣的是,这些民族节日几乎都是与饮食相结合的,甚至可以说,不少民族风味菜是发源于民间、因民族节日的需要而被提炼出来的。如藏族的“雪顿节”,讲究吃“酸奶子”;苗族的“跳花节”,要吃黄谷酒和粽子,“姐妹节”则有特制的“姐妹饭”;壮族的“牛王节”要吃“乌饭”;瑶族的“干巴节”有“野味干巴”;还有克尔克孜族新年的“诺劳孜饭”,赫哲族过春节时的“吐火宴”等等。这些民族节日及其特色饮食,无疑是开发旅游餐饮业的重要资源。
这些少数民族酒家在京城开办,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其旅游资源得到了开发利用;对京城老百姓来说,实现了不出北京,“游”遍、吃遍全国的梦想。看来“傣家风”、“苗家风”、“壮家风”等等,都会在京城吹起来。(附图片)
迎宾的芦笙吹起来,迎宾的歌儿唱起来。
美味之外,傣族舞蹈也同样吸引着外宾。你看他学得多认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