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陈景润精神魅力永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21
第4版(要闻)
专栏:

  陈景润精神魅力永存
本报记者温红彦
哥德巴赫猜想——“1+1”,这道世界各国科学家为之前赴后继奋斗了250多年的古典数学难题,曾被一位中国人在本世纪60年代中叶证明到最接近“1+1”的地步——“1+2”。他的成功为中华民族在国际数学领域争得了一席光荣之地,他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更成为改革开放初期鼓舞人们迈步新长征的精神动力。他,就是大家熟知的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昨天(19日),他去了。带着对“1+2”的满意微笑和对“1+1”的无限向往。由于受帕金森氏综合症的长期折磨,近日又因肺炎病情加重,他离开了我们,离开了那个让他眷恋的数学王国。
全世界公认,陈景润的“1+2”,是数论领域中“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前天深夜,著名数学家杨乐、王元等看望了弥留之际的陈景润,今天,杨乐怀着沉痛的心情对记者说:“陈景润是数学界一位非常重要的学者,他对数学的热爱如醉如痴,选择了哥德巴赫猜想这条极为艰辛的研究道路,他证明出的‘1+2’,是我国数学界近几十年来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中科院数学所所长龙瑞麟说:“陈景润的去世,是我国数学界的重大损失,他超人的刻苦和勤奋、执著的治学精神,将继续鼓舞我们和有志于献身科学的年轻人。”
20多年来,陈景润一直是热爱科学的年轻人的精神偶像。中科院数学所代数数论室的田卫东博士说:“我是上中学时读了陈先生的事迹才走上这条道路的。”顺义出租汽车公司41岁的司机付铁玉告诉记者,在他上初中时就听过陈景润做的报告。他说:“至今还记着这样一句话,‘学习一定要刻苦,要忘我’,我常用这句话教育我的孩子。”
一天来,到陈景润的居所致哀的人络绎不绝。统战部、中组部的领导同志及中科院的科学家们对陈景润的去世表示沉痛哀悼。胡锦涛同志办公室打来电话,希望家属节哀。北大附中初二年级的陆望老师,带着学生们来到陈景润家,信宇轩同学对记者说:“老师常讲,真实的知识是最宝贵的,我们要发扬陈景润的拚搏精神,将来为国家做出贡献。”
从事科学研究,是陈景润的全部生活和精神寄托。在陈景润寓所简朴的灵堂前,他的妻子由昆告诉记者,春节前后,他常给看望他的同行、领导唱“小草”这支歌,他说自己要像小草一样奉献给春天。她说:“经北京医院建议,全家商量,就让他实现最后的愿望——遗体解剖,为科学事业做最后一次奉献吧!”
陈景润弥留之际,由昆带着上初二的儿子陈由伟来到病床前,她沉痛而深情地说:“你放心去吧,我一定把儿子抚养成人,一定向热爱科学的年青人转告你的意愿,希望他们刻苦学习,勇攀高峰。”陈景润微微点了点头,似乎还想尽力睁开双眼,但他太疲倦了,他需要休息。
安息吧!陈景润,您的精神魅力永存!(附图片)
题头照片:张新学于1995年11月5日摄于陈景润病房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