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大雪无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21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新作一瞥

  《大雪无乡》
(中篇小说)
作者:关仁山
载《中国作家》一九九六年第二期
小说以平原上的福镇的股份制改革为背景,艺术地表现了乡镇企业的现状和前景。女镇长陈凤珍在福镇经济濒临瘫痪时走马上任,试图改革现状。而镇党委宋书记不图进取,掌管全镇经济实权的农工商总经理潘老五又不与她配合。潘老五去南方索债期间,镇里几户承包草场的农民状告镇里的公司进口废垃圾造成庄稼污染草场绝收。陈凤珍镇长作为被告出庭,并为受害农民奔波索款。几户农民为她出谋划策使镇里塑料厂转为粮食加工厂而起死回生。陈凤珍以这个事例为试点进行股份制改革。她的行为得到宗县长的支持,对全镇企业都进行股份制改革。然而这时,潘老五和宋书记不配合,而且潘老五因拖欠外地煤款,被煤场绑架造成下肢瘫痪。陈凤珍亲自去外地接回潘老五,利用他的关系进行改革。陈凤珍以自己真诚争取了潘老五的支持,孤立了宋书记。正这时,因镇里股份制改革造成股民支款,暴露了镇里基金会的空架子,激起存款群众恐慌和激愤,陈凤珍拆借资金平息了乱子,但她发现了镇码钢厂的隐患。码钢厂压着基金会的资金,而且有许多经手干部趁建厂买设备揩集体的油。码钢厂销路不行,股份制搞不起来,终于在年底的镇董事会上宣告了破产。陈凤珍在无雪的平原上,治理着烂摊子,又在谋划明年企业的振兴。瘫痪的潘老五像瘫痪的无序的福镇经济一样,能站立起来么?这是人们思考的问题。
小说揭示了乡镇企业面临的艰难境况和发展前景,特别是那种深远的人道情怀和强烈的忧患意识令人警醒。(刘宝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