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还报于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22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

  还报于民
双休日回老家,惊喜地发现爸爸在自家禾场里设置了一个阅报栏。只见玻璃框下陈列着最近一期的《湖北日报》、《天门日报》、《天门农技》。我不禁连夸老爸做了件好事,爸爸却说:“其实早该这么做了。”
爸爸从17岁起当村干部,一直把公费订阅的报刊带回家。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因此成为村里唯一能经常看报的“特权阶层”。记得过去,爸和我看完报后,总是随手一扔,或是临近年关,乡亲们要上一沓去包酥饼。偶尔有几个念过书的后生来借阅,也是怯怯的,显得局促不安。而我呢,报纸看得多了,也开始手痒起来,一有空就忙着给报刊投稿,逐渐成长为一名省、市党报的通讯员。每次回家,乡亲们都管我叫“秀才”。渐渐地,老爸从我的成长历程和后生们借阅时企盼的眼神中悟到了什么。
看着报栏我在想,村民花钱订的报纸,村民却看不到,闲置在某个人的家里,于理不通,于心何忍?借助大家的报刊,自家的孩子成了“报”发户,要是放在公共场所,让乡亲们随意看,说不定村里还会冒出更多的“田秀才”、“土专家”。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共产党人最讲天下为公。这大概就是爸爸还报于民的缘由吧。
湖北天门市农机总公司杨三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