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口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08
第4版(副刊)
专栏:拾趣

  口语
常罡
上文讲到即使是位于九五之尊的皇帝,口语依然保留着浓重的方言,至于他们的三宫六院,那就更不用说了。另外,皇帝的谕旨、信件中也并非都是正经八百的官腔,常常也有很通俗的语言出现。想想人们心目中正襟危坐、一呼百应的君主,再听听这些俗言凡语,不觉莞尔。
宋朝的宪圣太皇太后是河南开封人,宋光宗的慈懿皇后是河南安阳人,《四朝闻见录》记载了她们的河南话。欲立嘉王前,宪圣先对嘉王的弟弟吴兴说:“我思量万事当从长。嘉王长,且教他做。他做了你却做,自有祖宗例。”又责嘉王:“‘我见你公公,又见你大爹爹,见你爷,今又却见你。’言讫,泣数行下。”慈懿则叱责拉着光宗的袍裾苦谏的中书舍人傅良及百官:“这里甚去处?你秀才们要斫了驴头!”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诏令考》中收录了不少非常口语化的明太祖诏令。如致大将李文忠:“说与保儿、老儿:……我虽这般说,计量中不如在军中多知备细,随机应变的勾当,你也厮活落些儿,那里直到(知道)我都料定。”又如致大将徐达:“我的见识只是如此。你见得高强便当处,随你意见行着,休执着我的言语,恐怕见不到处,教你难行事。”此外,明太祖的手迹仍有存世,如已被视为书法珍品的《大军帖》等亲笔书信。其中有一封写道:“教总兵官将各营内新旧见在马疋(匹)数目报来,毋得隐瞒,就叫小先锋将手抹来回话。”前者是由军使转述的白话化了的训谕手令;后者则属于明太祖提倡并身体力行的白话行文,但不敢肯定为明太祖这位安徽凤阳人的日常口语。
明崇祯年间相国文震孟的儿子文秉就“转就友人处借神宗邸报阅之,参以家庭见闻”,编成十卷《定陵注略》,记叙了明神宗一朝的政事。书中引用了诸多口说笔录而成的万历皇帝的谕旨。譬如给事中李沂上疏请严肃追查不法的太监张鲸,并说“数日前都市流传鲸广进金宝多方请乞,故皇上犹豫未忍决断。”万历皇帝发话:“这事情已有旨了,这厮(指李沂)每欲与张居正、冯保报仇,私意不遂,故捏污君父,好生无礼!着革了职,锦衣卫拿送镇抚司好生打着究问了来说!”活脱脱是明人白话小说中的对白。
在清初,据《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二的记载,文字在太祖命额尔德尼等创制满文以前为蒙文,口语则为满语。从定鼎北京后的顺治开始,“近汉官,习汉俗”。如乾隆帝所说:“自我朝一统以来,始学汉文”(见《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四百四十三),日常口语中自然也就讲起了汉语——细致一点说,是北京话,满语反倒渐渐废弛了。他们的北京话到底有多地道,多大程度上接近今天还能听到的老北京话,从清宫医案中所记康熙皇帝劝喻患毒疮的大学士李光地“坐汤(即温泉浴)之后,饮食自然加些。还得肉食培养,羊、牛、鸡、鹅、鱼、虾之外无可忌。饮食愈多愈好,不可减吃食”和雍正皇帝在官员引见单朱批中的“丫头是(似)的一个人”或“人甚伶透,可怜见儿的”即可看出。这方面的材料多如山积,像末代皇帝宣统,说不定还能找到他说话的实况录音呢,无庸赘叙。(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