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日本金融界扰乱金融信用社丧失信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21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日本
金融界扰乱金融
信用社丧失信用
本报驻日本记者张国成
19日,东京地方检察厅特别搜查部和警视厅搜查课联合行动,对东京“宇宙”信用社本社、负责人住宅和所属数十家公司开始进行强制性搜查。这是日本东京警方继去年5月对东京“协和”、“安全”两家金融机构进行搜查之后,对金融机构的又一次大规模行动。由于“宇宙”信用社的地位居东京各信用社之首,因此,这次行动格外引人注目。舆论认为,“宇宙”信用社事件有可能发展成为重大经济犯罪案件。
“宇宙”信用社创立于1952年。成立之初,是纤维界的行业信用社。后来,它先后兼并了“东洋”等3家信用社,变成了地区性信用社。1987年开始使用现在的名称。那时,正是日本“泡沫经济”的膨胀期。随着日本金融资本的膨胀,“宇宙”的规模也超常规地膨胀。1994年7月,“宇宙”因涉嫌一桩总金额为29亿日元的诈骗案,其经营黑幕才暴露出来。经调查发现,“宇宙”向外贷款总额为4800亿日元,其中“坏帐”已超过3500亿日元。
去年7月,东京都决定停止“宇宙”的部分业务。8月,理事长泰田三八宣布辞职。然而,事情并未到此完结。从今年1月,警方开始对“宇宙”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泰田三八并不是一般的经营不善,而是有经济犯罪的重大嫌疑。
首先是贷款的疑点。“宇宙”集团中有一家经营房地产的公司,成立于1988年。本来,“宇宙”集团想把它当作一棵摇钱树,但因“泡沫经济”的破灭,它不但没赚钱,相反还背上了巨额债务。为此,泰田自作聪明地想出了一个表面上合法而实际上违法的主意。从1992年开始,他以各种名目陆续成立了31家小公司。公司成立后,泰田指示他们向“宇宙”信用社贷款,购买那家房地产公司的物业。然后,房地产公司再用这笔“化零为整”的钱归还其他金融机构的到期贷款。这笔款项累计达1000亿日元,而且大都成了“坏帐”。警方认为泰田的作法至少有以下疑点:违反了贷款必须有担保的规定;违反了信用社向一家企业贷款不得超过30亿日元的规定;违反了金融机构不得进行内部贷款的规定。
其次是编造假决算案的疑点。1992年,“宇宙”经营状况恶化后,为了对外保持信用,达到确保储蓄额的目的,“宇宙”内部成立了一个名为“决算对策委员会”的组织。实际上这个组织就是个“造假委员会”。每年3月,将近决算期,他们就开会研究对策,用把“坏帐”作为“追加投资”等手段,把实际上的赤字变为“盈余”。从1992年到1995年,反映在年度决算表上的盈余分别为5.6亿、4.4亿、3亿和1.5亿日元。实际上,这4年中,“宇宙”的经营赤字从70亿日元增加到了160亿日元。
根据现已暴露的问题,舆论已开始对日本金融界有法不依;职能部门对金融界的宽容和政治家接受金融界捐款形成的“权钱结合”等现象投以严厉的目光。
“一叶落知天下秋”,何况目前的日本金融丑闻早已不是“一叶”。进入今年以来,大和银行因经营丑闻已于2月2日全部被迫撤出了美国;3月13日,大阪木津信用社遭到搜查;此间报纸18日披露,日本4个都县的6家信用金库因经营上的问题,将于年内合并为3个;为解决“住专”问题,大藏省要求各大银行放弃对住专的巨额债权,因此日本各银行都在酝酿裁员,缩减机构,出卖不动产,一时间人心惶惶。所有这些,使人感到,在可预见的未来,日本金融界仍将动荡不已,这种前景将对日本经济回升产生消极影响。(本报东京3月20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