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不攀“大款”多结“穷亲”新密市委转变作风多办实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28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不攀“大款”多结“穷亲”
新密市委转变作风多办实事
本报讯中共河南新密市委要求干部不攀“大款”,多结“穷亲”,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多办实事。去年4月,市委向全市833名党员干部发出号召,开展“一个副科级以上干部同一户贫困户结成亲戚,帮其提高素质,帮其脱贫致富的‘一结两帮’活动”。这项活动受到中组部领导同志的肯定。
为了搞好这项活动,市委首先组织力量,深入到307个行政村,以每年人均收入低于400元为标准,排查出3815户贫困户,再组织干部与之“结亲”。
去年4月,市委书记王旭彤和他的妻子带着衣物、面粉,向尖山乡神仙洞赵文德的家中走去。推开院门,王旭彤便拉着赵文德的手亲切地说:“老赵,咱两家从今天起就是亲戚了,往后有啥困难,你就给俺说。”说着又将100元钱塞到他手里。
在赵家,王旭彤看到了赵文德30多岁因患病而致哑的长子赵新建。他将赵新建接下山送进医院。经过44天精心的治疗,赵新建开口说话了。
痊愈后的赵新建如同换了个人。赵文德夫妇也一扫昔日的愁云,在王旭彤的帮助下,从养牛、喂猪开始,一步步向小康生活迈进。
家住尖山乡田种湾村的阎华治上有老、下有小,身边还有个“光棍”弟弟,因父亲、弟弟常年患病,负债累累。市煤炭局副局长靳治增到他家认亲时,得知老阎干过机械修理,就为他筹资金,找房子,又请专人向他传授技术。老阎的农用车辆修理门市部终于开业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开业当月,老阎就赢利600元,年底达4000多元。他逢人便说:“要不是老靳哥支持,俺不知啥时候才能跳出穷坑!”
大隗镇观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纸厂厂长李德臣,原来交的“大款”朋友比较多,与该镇侯庄村的许书杰结成“亲戚”后,看到许家兄弟和年迈多病的父母仍居住在难遮风寒的破房里,决心帮助许家脱贫。春天里,他购买了1000棵苹果苗,为许家“栽”上一片希望;寒冷的冬季,他又为许家送去毛毯;次年秋天,到纸厂上班的许书杰兄弟俩“相”上了对象。
许家变了,李德臣也变了,他封存了自己乘坐的桑塔纳轿车,又坐上了原来的吉普车。当有人问他为啥不坐轿车时,他说,等俺帮的贫困户过上好日子,我再坐好车。
“一结两帮”活动的开展,在新密吹起了新风。干部在机关泡的少了,访村串户的多了;吃公款的少了,到农家吃同心饭的多了;跑官要官的少了,为群众办实事的多了。(曹克张子明余英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