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我们应该给孩子们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28
第11版(美术)
专栏:艺坛走笔

  我们应该给孩子们什么
丰子恺先生为孩子们画了许多可爱的作品,问其原因,他说:“我同一般青年父亲一样,疼爱我的孩子,我真心地爱他们。他们笑了,我觉得比我自己笑更快活;他们哭了,我觉得比我自己哭更悲伤;他们吃东西,我觉得比我自己吃东西更甜美;他们跌一跤,我觉得比我自己跌一跤更痛……由于热爱和亲近,我深深地体会了孩子们的心理,发现了一个和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
能给孩子们什么?这是天底下做父母的共同课题,也是我们从事儿童读物出版工作者的历史责任。然而“爱”只能作为出发点,我们为孩子做的一切,他们是不是喜欢,是不是理解?这就得问问孩子自己了。
在我们美术工作者和出版家圈子里,有时会有好心办傻事的情况,比如我们下了很大功夫组织编绘的儿童画册,都是名家的手笔,大画家的艺术风格,能上档次的装帧印刷,结果孩子说:“我看不懂!”我们要“启蒙”孩子,但“朦胧的美感”却使孩子们感到渺茫。
这次评选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我作为评委,阅读了许多少儿类的图书,大多数是美术读物。这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这么多的优良读物,通过绘画形象来“讲话”的占大多数,说明美术工作者应该涉及到教育这个领域。目前,孩子们嗷嗷待哺,你不心疼吗?国家图书奖评过了,我的心情仍不平静。作为美术工作者和出版工作者,必须经常自问: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如果我们把这种“自问”当作干事业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那么自然会想到:孩子们的节日到了,我们应送给孩子什么礼物?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多了,我们应考虑到拿什么来填补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孩子们太小,我们应考虑什么东西对孩子最有吸引力,最能启发他们认识这个世界?孩子渐渐长大懂事了,我们应考虑怎样才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看透孩子的心理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追求”?当外国的动画图书充斥图书市场,占满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又怎样考虑如何及时地给孩子们提供中国自己的动画图书和其它优秀的少儿读物,来丰富孩子们的文化营养,不会致使孩子们“偏食”而影响健康……要使出版物当中的英雄成为孩子们的榜样和朋友,首先是我们要成为孩子们的榜样和朋友。要真正体会到一个和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是不容易的,但我们必须这样做,不然的话,我们不仅对孩子无所作为,而且还有可能伤害了孩子而不能自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