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世界贸易格局演变和世贸组织形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29
第2版(经济)
专栏:乌拉圭回合协议知识讲座③

  世界贸易格局演变和世贸组织形成
李仲周
战后40年相对和平带来了世界经济相对平稳的发展。40多年的经验证明,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凡是世界贸易高速增长的年份均伴随着世界产值的相对高的增长率。1982年世界贸易下降7%左右,产值增长不足2%。1988年贸易增长近15%,而产值增长也相应提高到近5%。1991年世界贸易增长再度降至2%,而产值下降了0.4。贸易和产值的增长相辅相成。战后近50年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贸易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或者说外贸依存度日渐提高。以美国为例,近20年来,对外贸易在社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从11%上升到目前的23%(鲁杰罗语)。对外贸的依存度大增。所谓大国外贸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不能超过10%的说法似无多少根据。
为了促进世界贸易的增长,几十年来,世界各国通过多边贸易谈判、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建立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及自主的单边措施等各种形式逐步地实行贸易自由化。其结果不仅使工业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从49%降到3%或4%,也使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减到了15%以下。自70年代以来,开始不断地消除非关税壁垒,并于1986年发动了规模空前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其结果使贸易自由化延伸至长期受高保护的农产品和纺织服装等行业,并超越纯货物贸易范围,扩大到了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新领域。48年前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夙愿也终于实现。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制度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遵守的规则。但寻求开放贸易的努力并未因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而终止。还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寻求建立比世界贸易组织更为开放的贸易条件。这又导致区域贸易集团如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的崛起。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贸易组织登记的区域性贸易协定就达100多项,其中最大的有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这些区域贸易安排已基本涵盖了整个国际贸易。这反映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已大大提高。由于国际投资和跨国企业的迅速发展,各国相互依存关系日深,产品的多国化趋势也迅速发展。即使是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也不能再强调所谓的“纯国产品”,而必须周密地计算成本,在世界范围内选用最经济的生产要素,以提高经济效益。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得益于贸易的迅速发展。实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其人民生活都获得了显著的改善。显而易见,富国之路不在贸易保护政策,而在经济开放。各国纷纷放弃了依赖国内需求增长的发展战略,尤其是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国内购买力有限,制约着生产的发展,实行内需战略实乃画地为牢,把自己排除出现代经济成就之外。当今世界贸易自由化已蔚然成风。这种发展趋势把各国的经济利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在当前这种世界经济的格局下,在贸易政策方面,我们面临着如下五种选择:
一、参加建立在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的世界贸易组织。它是个并不完美但却是唯一的多边贸易体制。它保障成员国获得稳定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平等的竞争,为成员国提供最全面的进入世界市场的机会。发生贸易争端可以得到较为公平的裁决。但是参加这一组织就有义务修订国内立法,以达到世贸组织基本义务最低限度的要求,开放国内市场,接受外国产品的竞争。后加入者难免要付出较高的入门费,并且还必须作好准备,在新领域如银行、保险、电讯等服务贸易行业作更大程度的开放,为外国的知识产权提供全面的保护。
二、参加区域贸易安排,同区域成员相互开放,但是,承担的义务必须大于世界贸易组织的义务,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已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如果区域安排的义务小于世界贸易组织,这种区域协议就毫无意义。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就确立了超过世贸组织的目标,在202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它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地域的局限性。
三、与志同道合的国家签署双边贸易协议,相互给予贸易优惠。它比区域安排具有更大的局限性。双方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收回承诺,发生争端时无处诉说,缺乏长期的稳定性。
四、实行单边的自主开放,依靠自身的经济实力参与国际竞争,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但从贸易伙伴中得到的是最差的待遇。只有自己的经济实力大于对手,对手有求于你,它才可能给予较好的待遇。
五、我行我素,实行内向型经济,既不受外来压力的冲击,也不享受他人的优惠,与世隔绝,闭关自守。在当今信息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这种战略是一种作茧自缚的战略,已没有多少可取之处。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适应国际通行规则,我国将建立统一规范的对外经济体制。这就是我国进行国际经济政策选择的出发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