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前几年养蟹“热”时,十四万亩水面被抢包一空。谁知连续两年亏本,“蟹富梦化为泡影——当涂养蟹因何亏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4-01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产品市场波动透析⑤

  前几年养蟹“热”时,十四万亩水面被抢包一空。谁知连续两年亏本,“蟹富梦化为泡影——
当涂养蟹因何亏本
吴黎明
安徽省当涂县所产“中华绒螯蟹”是蟹中珍品,历史上曾作过贡品,有“蟹中之王”之称。随着“食蟹族”的日益壮大和螃蟹身价的抬高,该县出现了一股养蟹热,14万亩天然可养水面被抢包一空之后,一些农民便开挖粮田,最高峰时,全县养蟹总面积达到25万亩。然而,连续两年亏损,使蟹农们的“蟹富梦”化为泡影,他们发出无奈的慨叹:养蟹到底怎么啦?

90年代初,该县开始大面积人工放养螃蟹。与此同时,蟹市行情也逐年坚挺起来。到了1993年达到高峰。开挖一亩农田养蟹,一季(10个月)下来,可获利润一万元。凡养蟹户,少则收入几千元,多则几十万元。当时,流行开来这样一句顺口溜:“一只螃蟹一担稻,一斤螃蟹一克金。”
1994年,该县出现了一股空前的养蟹热,螃蟹年总产量达1400吨,创历史最高水平。但由于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消费热相应冷却,当年的蟹价只能卖到上年的一半。而当初蟹农购进的蟹苗价却都是上年的10倍。因此,当年全县的养蟹户中有70%亏了本。
1995年,亏了本的蟹农或为了扳本,或出于资金被套,或根据“跌后是涨”的市场原理,追加资金,继续投养。到了年初,蟹苗由于万户争购,愈加货俏价高起来。从当地的水质、气候、地理条件看,此地最适宜选用长江口的蟹苗,辽河水系、浙江水系、闽江水系的螃蟹在这儿饲养,因为气候环境难以适应,成活率低。但毕竟“僧多粥少”(周边地区也出现了“养蟹热”)。一些不法蟹商见蟹苗已形成卖方市场,就干起了鱼目混珠、掺杂使假的勾当。事后发现,全县投放的20万公斤幼蟹中,有70%不是长江苗。蟹苗的质劣和混杂,直接影响了蟹农的收入,使蟹农们再次尝到苦果:
——马桥乡蟹农陶德刚和另4位农民投资12.6万元购买蟹苗,在承包的200亩水面里放养,没想到因螃蟹死亡率过高,回捕率竟下到5%,只收回了4.9万元。
——新丰乡集体与农民结成106股,投入360万元,在5000亩水面放养了蟹苗100万只,回捕率不到10%,亏损近百万元。
——大陇乡李木林等4人在30多亩的水面里放养蟹苗125公斤,只回捕成蟹215公斤,两者之比是1∶1.6,而正常产量应该是1∶10。

导致两次“蟹变”的深层次原因到底何在?
不止一位蟹农这样抱怨说,县内至今尚未建成一家育苗场,蟹苗都是从外地购进,且90%以上由养殖户自行采购。由于绝大多数蟹农缺乏鉴别技术,往往受骗上当,购进的幼蟹价高质次或混杂,成活率低,这是最关键的原因。
缺乏龙头性的经营组织。县内尚未出现一家业务覆盖全县的经营实体,螃蟹仍由千家万户自行销售,购蟹苗时相互抬价,销成蟹时相互压价,相互竞争,自相残杀。
缺乏深加工能力。螃蟹是活口,一旦数日销不出去,就会死亡。活口销售直接受到市场需求影响。将一部分螃蟹加工成蟹粉、醉蟹等成品销售,无疑会提高市场变化的承受力。该县薛津镇办了一家醉蟹厂,利用传统工艺加工醉蟹销售,蟹农养蟹亏本,他们加工螃蟹却照样赚钱,只可惜尚未形成气候,年生产能力只有上千罐。还有人认为,养蟹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风险较大,应有相应的扶持措施。例如,关于水面承包基数问题。前几年,由于养蟹高效益的驱动,出现了一股水面争包热,以至每亩每年的承包费达到1500元左右,最高的超过了3000元。还有投放资金利率过高问题,蟹农的生产资金主要来源于民间借贷,一般月息3—5分。合理确定水面承包基数,加大产业信贷投入,已成为蟹农的迫切要求。以上几个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围绕养蟹,组织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形成一条产业链,将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和广阔的市场紧密地联结起来。如此,养蟹将会是另一个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