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让“名牌”变“民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4-01
第2版(经济)
专栏:

  让“名牌”变“民牌”
张枝俊
去年,深圳上市股票中,“川老窖”独居股市榜首。进入年终,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营传出多项捷报:与上年相比,产量上升;销售收入从6亿元增加到9亿元;实现税利从1.97亿元增加到4亿元。产量和销售收入增长不到1倍,税利却增长了1倍多。今年元月税利又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增加。这样的发展和效益是怎样取得的呢?四川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郭来虎认为,根本的原因就是实施了“名牌”变“民牌”的经营策略。
郭来虎说,泸州老窖,牌子老,名声大,该厂至今仍保留着100年以上的老窖池300多个,其中4口窖池窖龄在400年以上。经国家文物考古专家鉴定:经400多年,窖泥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微生物体系,有益微生物多达400多种。以粮糟拌曲药在该窖池发酵烤出的酒,酒质特好,成为中国浓香型大曲酒的发源地。泸州大曲老窖其生产仍保持了传统工艺,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属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的缺类。具有这样的优势和地位,照理它的价格应该定得很高的,但它至今仍处于较低的价位上,每500克卖50多元。
郭来虎说,我们也有过争论。有人看到产品供不应求,就主张通过涨价来提高效益。但经过再三衡量,我们认为不能这样做。他说,名牌价格越高,离普通消费者越远。更何况像我们这样的名牌实际上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财富,应该为人民大众所享用,不应高高在上,使老百姓不敢向津。因此,他主张变“名牌”为“民牌”。不追求产品单一的利润率,而追求市场最大的占有率、利润额。
变“名牌”为“民牌”,并不如想象的那样价位定低些就行了。郭来虎说,实际上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首先要做到基本不涨价。但你不涨价,人家在涨。特别是生产所需的高粱、小麦、水、电、气和运输等都纷纷在涨价,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向消费者转嫁涨价因素很有可能无利可图。怎样办呢?郭来虎说,你必须在科学管理上狠下功夫,来消化涨价因素。比如,对酿酒生产车间实行“投入产出、联利计酬”的考核办法,逼着车间精打细算,降低成本。实行上述办法后,去年,每吨酒比上年节约高粱0.35吨,节约资金700多元,节约曲药300多元。全厂在不增加原材料的情况下,挖潜增产白酒1000多吨,较好地消化了涨价因素。
其次,要处理好与经销商的关系。为了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该公司在全国挑选了50多个经销单位固定下来,向他们优质优价供货,不是定点经销单位不供货。对定点经销单位实行不搭配销售,并根据对方需要,要什么品种供应什么品种。实行这种办法后,有效地减少了经销者不必要的资金占压和往返运输的费用,促进了货畅其流,深得商家拥护。
郭来虎说,变“名牌”为“民牌”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问题会层出不穷,他们将坚持这个方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