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为“天平”增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4-02
第11版(法制纵横)
专栏:执法者风采

  为“天平”增辉
徐启贤宋丽
“天平”,历来是法庭的标志,象征秉公执法,公道无私。山东淄博市周村区人民法院就是一架在全国执法战线小有名气的“天平”。
一个小小的基层法院近10年中审结刑事案件760件、民事案件2700件、经济案件4500件,“标的额”近3亿元;全院连续15年无违法违纪。最高人民法院曾两次向全国转发他们的事迹;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先后为其荣记集体三等功、二等功。
群众称赞周村区人民法院“铁肩担道义,正气称楷模”。
克己奉公
“执法人自身正,才能使法律的天平正”。周村区法院始终把提高干警队伍素质,作为“立院之本”的大事来抓。
为了纯洁队伍,周村区法院有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他们聘请当地14名人大代表作为本院执法执纪监督员。院内还逐步完善了评议审判人员、案件评查、院长接待来访、设立举报电话、错案追究等五项监督制度。
院里每年召开一次“干警家庭、家长座谈会”,筑起反腐倡廉的“第二道防线”。案件当事人想送礼,既送不到审判人员手中,也无法送到审判人员家里,只好老老实实听从法律裁决。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都在这里失去了市场。
教育加制度,廉政结硕果。该院15年来无干警越法纪之“雷池”一步,自觉为人民行使审判权。
秉公执法
除了克己奉公、反腐倡廉外,周村区人民法院的干警还坚决做秉公执法的“现代包公”。
周村区南阎镇陈桥村226个村民卖给陈桥面粉厂9.5万公斤小麦,厂方以“厂子经营不景气,无力偿还”为由,长期欠款不付。村民们联合上告到区法院。“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千辛万苦挣的血汗钱,怎能长期拖着不付?”法院多次到厂家做工作,厂方还想以种种理由拖欠不还,法院就依法裁决,并派专人到厂家执行,很快使农民们分文不少地领回了自己应得的钱。
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周村区法院从不让人情、金钱、关系介入,办案准确率连续8年达100%。自进入80年代后的16年来,担任“为民作主”主要职责的告申庭,共接待来访3.8万多人次,处理来信5984件,申诉案件508件,来访、来信及申诉者无1人上访。
坚强卫士
周村区人民法院还被人们誉为经济建设的“坚强卫士”。
1995年10月26日,设在周村区的淄博南华藤业公司诉山东南洋藤业公司、广东佛山合创广告公司侵犯产品宣传画册版权。周村区法院受理此案后,立即组织人员赴济南、下广东,很快查明两被告侵犯原告版权的事实,接着就开庭依法判决两被告停止侵权行为,赔礼道歉,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他们的办案作风之速,效率之高,令原告公司十分感动。类似这种一步到庭、快审快结的经济纠纷案,周村区法院每年都要受理数十起。
有案快审快结,无案主动登门服务。周村区法院的干警深入到当地270多家企业,不辞辛劳,宣讲法律法规,提供法律服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