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用新的态度加速培养徒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5-12
第2版()
专栏:

用新的态度加速培养徒工
中央建筑工程部直属工程公司劳动模范 张进怀
我是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一个青年吊车司机。我愿意根据自己的一点体会,谈谈应该用什么态度培养徒工的问题。
去年八月,组织上把九个同志(有两个是女同志),分配到我们小组的三个吊车上来学开吊车。吴大队长嘱咐说:一定要保教保学,还不能影响生产和发生事故。
我接受了这个任务,也愿意做这个工作,但思想上却还有点不对劲的看法。我总觉得,我们辛辛苦苦用两年多时间学来的本事,一下都教给别人,就像用十万元买来的东西,只五千元就卖给了别人一样,有点“不够本”。
我这天一边开车,一边心里翻来复去想这件事:倒底是教快点,还是慢慢来?要快,那我就得费力气来把着手教,一不小心出了事,还得跟着受处分;慢慢来呢?工程需要人多,会开吊车的人很少,机器停着,活赶不完,有时我们得一天上两班,工作还是老逼着人。这个主意拿不定。
晚上睡觉时我就进一步盘算:我满打满算不过二十二岁,解放后才到北京学技术,实际当司机才一个多月,老婆孩子就都跟着我过好生活。可以说国家与我之间就没有什么合不来的地方,我是满心满意盼望国家建设得又快又好。那么,我年纪轻轻的,为什么有这“不够本”的念头呢?为什么对教徒弟不积极呢?我找来找去,没有别的原因,主要就是:在我们当学徒的时候,老师傅不肯好好教,我们整天辛辛苦苦,才在老师傅们手里掏了点本事来,好像现在一下教出来就不值钱了似的。我再进一步想:老师傅们所以对我们那样,除了他们跟自己的师傅受过苦以外,还因为他们在旧社会工作过很长时间,过去痛苦的经验告诉他们“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到了新社会,这种旧习惯、旧思想的根一下去不了,就使用到我们身上来了。
现在不会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相反的,要教不会徒弟,就得“累死师傅”。就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吧,我们队里有些吊车就没人开,而我们几个会开吊车的人却要加班加点。我们这只是第一个厂子呀,将来还有第二个、第三个……苏联帮我们建设的一百四十一项重大工程,都需要机械化施工,我们不赶快培养徒弟,那里找这么多司机呀。再说,我师傅的师傅对我师傅是这样,我师傅对我又是这样,我对徒弟再是这样,将来徒弟去教徒弟时还要这样,一层一层传下去,这得给国家带来多少损失呀。我这么一想通,主意就拿定了,明天非改过来不行,有困难就得去克服。
教徒弟操作,比自己操作要费劲的多。他坐在司机座上操作,我要在后边把着他的手,好准备着在他劲用的不对的时候帮他纠正,遇到什么危险的时候,也好马上制止。他们每天是三、四个人轮流着学,而师傅却要整天站在他们背后弯着腰帮忙,女同志又胆小,离开师傅就不敢动机器。师傅们一天下来弄得腰疼胳膊酸的。可是这样一来,徒弟们倒是进步很快,二十天后就能做到“移的准”、“落的稳”和安全了。开始第一车要吊七分钟,现在只要四分钟就行。这时我们又利用修车和中午休息时间,拆开车上机件,给徒工讲解机件性能和保养方法。有时反过来让徒工讲,师傅们帮助纠正,有时让徒工们安装机件,师傅们从旁指点。我们又研究着订立了工作外的学习制度,星期一、三、五学技术,二、四、六学政治,来保证加速培养。这样,在五十八天吊装混凝土任务中,使所有徒工都掌握了独立操作的技术,我们也完成了生产任务,我被评为劳动模范,我这个小组也被评为模范小组。
通过以上事实,使我充分认识到,只有用新的态度、即社会主义的劳动态度去培养学徒,才能克服困难,收到更大的成绩。
但这还是不够的。今年我们的工程任务增加了好几倍,我已根据工作的需要,离开过去驾驶的五吨吊车,就要驾驶十五吨的苏联制七五四式大吊车了。这在我说还是第一次,必须一面努力使自己掌握这种技术,又得一面大力培养我的两个助手。原来的那些徒工都已分散到各个吊车上去工作了,有两个还当了正式司机,但就这样人还是不够用,因此,我们必须在工作中继续努力,设法培养出更多的新人手来。
我建议我们所有在工业战线上的老师傅们,都用新的态度去大力培养学徒;所有的徒工们都积极钻研学习,尊敬师傅。加速培养技工,赶上祖国飞跃前进的建设速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