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书香郁郁满京华——关于“学人书店”的采访札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4-03
第10版(文化)
专栏:

  书香郁郁满京华
——关于“学人书店”的采访札记
孙秀艳
地处偏僻,却吸引着众多读者光顾;一些在其它书店备受冷落的书籍到了它们的书架上,销售态势良好。一时间,人文社科图书专营店(有人称为“学人书店”)成为知识界的关注点。
一阵阵沉郁的书香逐渐在京城弥漫开来。寻着书香,人们记住了这样一个个名字:万圣书园、风入松书店、金骆驼书店……它们有如一棵棵新芽,虽然稚嫩,却清新盎然。
缘于梦想与需求
“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许多梦想,随着时间的逝去,有些褪色了,有些封存了,有些干脆不知去向。这原是生命过程中的自然。但如果其中有一个梦想不断地以它的存在固执地搅扰着你,而你居然有可能实现它的话,那么剩下的就仅仅是行动了,于是有了万圣书园——这就是万圣创办者简单的人生哲学。”万圣日志这样写道。爱书人读书人都有这样的梦,然而把书店的创建仅仅归结为梦想却也过于简单。
图书销售是文化产业的一种,它的缘起也像其他产业一样,有它的经济背景。
“我最初就觉得市场上很难找到我要用的书,比如我们北大出的一些教材就经常买不到,甚至影响了教学。而另一方面,一些书店又苦于一些品位较高的社科图书做了仓库底子。我就想,这中间环节一定存在问题。酝酿了好几年,终于在去年下半年创办了这家书店。”风入松书店董事长、北大哲学系副教授王炜说得实实在在。
知名学者杨东平认为学人书店是市场化选择的结果。一方面新华书店发行出现困难,另一方面读者又觉得现有图书市场难以满足需要。这说明,计划体制下的图书发行机制已经失灵。
人文社科图书市场更是长久以来的空白点。国有主渠道机制上的弊病,“二渠道”过于短视的商业眼光,都使它们难以承担人文社科书籍专营的重任。也正是这种情况下,一批受过正规教育、爱书懂书的文化人被推向了这一领域的前沿。
练就品书的慧眼
有学者曾言,中国公众素质的提高,首先是文化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广泛涉猎人文社科精神食粮的导引作用。
作为人文社科书籍的专营店,书籍的品位是读者最关注的热点,也是书店生命之所在。从国学大师的思想精华到前卫哲学家的新锐论著,乃至教育、法律、政治、经济各个领域的扛鼎之作,学人书店给了读者一张较为满意的面孔。然而要想从浩浩书海中淘出一部部精品,不仅需要书店经营者品书的慧眼,还需要他们艰苦的劳动和不媚俗的精神。
“书架上的书其实也反映了我们的思想和品位,我们都是读书人,也就最懂读者的心。”万圣书园经理刘苏里这样告诉笔者,“为了使读者满意,天南地北的出版社来回跑,非常之辛苦,可保持书籍的高品位,就是保存我们自己的声誉。”
在人文社科书店,读者也许难以找到风靡一时的通俗畅销书,却可以为寻到几本难觅的“寂寞之作”而欣喜。
把书店办成文化沙龙
翻开中国的图书出版发行史,你可以发现一连串中国文化名人的名字:张元济、章锡琛、邹韬奋、胡愈之……因而有人说,文化名人本身的吸引力造就了解放前中国图书业的文化氛围。虽然今天的学人书店仅仅是人文社科书籍的零售商,但人们惊喜地发现,他们构建着书店新的文化氛围。
风入松是“人·诗意的栖居”,万圣的蓝鬼标识取材于中国古代的“傩”和印第安人的鬼,它们以独有的文化公关形象先声夺人。
走进学人书店,悠长柔和的乐声中一张张或儒雅持重或朝气蓬勃的面庞凝神于图书的精神世界,这是它们特殊的文化风景。
熟悉这些书店的朋友们更钟情于它们开展的业务外的系列文化活动。不少人还津津乐道于去年中国书店的京味文化讲座。在各种讲座、座谈会、学术讨论会、书友会中,书店已经从单纯的图书零售店演化为文化沙龙,成为众多爱书懂书的朋友的聚居地。
经营者天然的文化背景也为书店平添了许多文化味儿。季羡林、汤一介、邓广铭、袁行霈等一批有影响的学者都成了学人书店的宾客。而中央党校语文教研室年轻的教授李书磊则声称业余爱好除了在旧书摊淘书,就是到学人书店遛遛。
参与运作学术图书出版
人文社科读物由于读者群较为狭窄,一直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新华书店传统发行渠道的困难状况,使出版单位一直慎于出版此类书籍,致使一部分有水准的学术书籍难与读者见面。
具有品书素质、与读者联系广泛的学人书店便在这类图书的出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亨廷顿主编的《中国现代化问题探讨》一书为学界所关注。然而由于征订数量太少,重新付梓出现了困难。万圣书园主动上门承担征订数与开印数差额图书的销售工作,使该书得以推向更多的读者。
最近,全国26家学人书店的经营者在京聚会。在探讨书店经营的同时,他们也纷纷表示,要通过自己的力量推进人文社科精品书籍的出版工作,承担起更多文化使者的责任。(附图片)
风入松书店一瞥
买学术书有了好去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