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湖口用工业办法抓农业通过工程立项、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使农业再上新台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4-03
第2版(经济)
专栏:

  湖口用工业办法抓农业
通过工程立项、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使农业再上新台阶
高新庆徐华南
编者按: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对传统农业的改造、革新,是项浩大的系统工程,不少地方从实际情况出发已经开始认真探索。进行这类探索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例如,必须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有相应的经济实力,能统筹、协调涉农的各个部门等等。实践证明,县一级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今天本报发表的湖口经验也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能开展类似的探索。
湖口,因处彭蠡(鄱阳湖)通长江之口而得名;近3年来,江西湖口农业在实践中创新,成果令人瞩目。
马影镇的“酱菜工程”
在湖口,40岁出头的县委书记陈晖与记者促膝谈心。他说,“农业要有新的解放和新的提高,应该有新的思路、新的办法。要树立大农业观念,农业要商品化,要加快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步伐。经过3年多的实践,我们找到了这条路子,这就是用工业的办法,即以工程立项的办法,以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办法抓农业,我们称之为‘工程农业’。”
马影镇首先在这方面趟出了路子。1993年11月,马影镇党委书记段铁瑛带队赴上海南汇县考察,了解到该县杨州酱菜厂生产的甜、酸、咸、辣四个品味的各色酱菜销路很好,而赣北却没有一个成规模的酱菜厂。马影人历来有种菜传统,但因市场不稳定,农民种菜没有形成气候。于是两家商量,在马影联合办酱菜厂。1995年5月,双方合办的酱菜厂建成投产。
市场引出酱菜厂这个“龙头”,“龙头”又带动蔬菜基地建设。马影镇决定:利用全镇1000亩水蜜桃和1600亩棉地套种大蒜、大头菜、萝卜、生姜、榨菜、雪里蕻等;利用常年水淹低洼地,退水季节,抢种小卤瓜、萝卜、生姜、榨菜。镇成立蔬菜公司,公司联系1200户农户。蔬菜公司与酱菜厂、农户分别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农户蔬菜50%交蔬菜公司供应酱菜厂,多余部分,农户可以自由上市,也可以卖给蔬菜公司,公司保证收购;公司收购蔬菜,酱菜厂按市场价付款;农民种菜,若低于棉花、粮食收入,由工厂贴补。酱菜厂统一购种,统一发放生产资料(化肥、农药、农膜),先赊销给农户,收购蔬菜以后再扣还。另外规定:凡种菜合同农户,享受粮、棉优惠政策。镇还成立技术服务站,免费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
几个月来,酱菜厂已生产24个品种酱菜400多吨,创利税42万元。1200农户,光种植一项,年户均收入3000元。“酱菜工程”带来了甜头,马影人劲头更足了。现在全镇有7个“农业工程”,正组织1万劳力来实施。
三里乡探索出好经验
湖口县决定在靠近县城和九江市的三里乡搞5000亩“蔬菜工程”,系统地探索一些经验,谁来主管?决定调城山乡31岁的乡长沈阳任三里乡党委书记。小沈1994年曾受国家科委星火总公司委派,随团去日本北海道富良野市(日本著名的蔬菜基地)专门学习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经验。小沈对记者说,我们虽不能全套日本模式,但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的路子是基本相同的。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
针对土地分散,难形成规模生产问题。他们采取“稳制活田”办法,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搞“两田制”:人口田,责任田,60—80%为人口田,20—40%为责任田。每一个农业人口享受一份人口田,由各户自由支配,人口田可以有偿、无偿或补偿转让,但不得撂荒。责任田必须纳入“农业工程”规划之内,可以承包、租赁、搞股份制。发包方、承包方订立合同,一经开发,可以30年、50年不变。承包者可以是本地人,也可以是外地人。“两田制”,不仅解决了规模种植问题,也使承包、租赁者政策上吃了“定心丸”。
规模经济,关键问题是资金投入。如种大棚蔬菜,三里乡规定:建一亩标准大棚,乡里奖500元,给5000元贷款;低档一点的,奖300元,给3000元贷款。户种菜超过10亩的,每亩再奖100元。蔬菜育苗,还给定金、保证金。整个蔬菜经营采取保底经营办法,乡蔬菜公司直接与农民签合同,遇到天灾和市场风险,公司负责赔偿损失。去年,农民育400亩辣椒苗,因连绵阴雨烂秧,损失3万元,乡里全部赔偿。这样,农民都放心种菜了。
“农业工程”能否搞好,另一个关键问题是科技投入、技术保障。三里乡采取的办法,一是引进人才,从永修、乐平、九江蔬菜公司,引进8名技术人员,负责大面积技术指导,搞示范基地建设。二是办“黄埔军校”,专辟20亩土地做示范教学基地,每村抽2—3名有高中以上文化的骨干集中学习,20多天轮换一批。三是拜师学徒。对请进来的技术能人,派几名知青拜师跟班学习,还拟派这些知青到农学院继续深造。
“曹长员”模式的魅力
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湖口涌现了不少能人,这些能人以“能人+农户”的模式实施“农业工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了无穷的魅力。
“能人+农(渔)户”模式,又称“曹长员”模式。曹长员原为三里大队水产场职工,1979年开始承包本村一个湖汊和两个水塘,大水面100亩,小水面45亩,一定20年不变。那时他是“破产承包”,变卖了家里盖房子的砖瓦、木料,以及一切值钱的东西,修塘堰,建环道和产卵池,搞人工繁殖鱼苗,成功了,赚了钱,搞建设。现在一共建了9个环道,4个大的产卵池,两个“暂养池”,还添置了汽车和推土机等。1995年产鱼苗1.2亿尾。他孵化的鱼苗品种好,又健壮,具有生长快,成活率高的特点,所以供不应求。赣、湘、皖、苏四省几十个县的农(渔)民,不远千里赶来购鱼苗。对贫困户农(渔)民,他还免费提供鱼苗,提供服务。此外,他还带领12户农民集资20万元,开发、承包近千亩水面,筑坝网栏,搞“养殖工程”,去年获成鱼20多万公斤,同时为240户养殖专业户进行技术指导。为了让更多的人掌握养鱼科学技术,他发起组织了“长员养鱼技术协会”,印发《养鱼基础知识》等技术资料几千册,分发给本地和周围市县前来购买鱼苗的农(渔)户,还举办养鱼技术培训班,培养技术能手。
既要规模又要“成龙”
湖口农民在实践中认识到有规模才有效益。以养鸡为例,过去农民一家一户养十几只、几十只鸡就算多的了,形不成规模,农民只能“提篮小卖”,换点零花钱。凰村乡去年组织100多户农民精养蛋鸡,年产蛋45万公斤左右,乡组织供销公司,与农民签订销售合同,集中收购,统一销售,农民一心一意养鸡,这100多户农民光养鸡一项平均年收入三四千元。农民高兴地说:“规模出效益!”湖口县“农业工程”规模有逐渐扩大之势。全县抓的“四大工程”,如油棉双熟工程:棉花12万亩,油菜17万亩;果业工程:5万亩;“菜篮子”工程:高标准蔬菜基地2万亩;综合立体养殖工程:养殖大户超过千户,水产养殖面积,从几百亩、几千亩到一二万亩,集体精养鱼塘接近3万亩。鸡鸭鹅等养殖,也出现了一批万羽户。
湖口农民同时认识到“成龙更有效益”。“产、加、销”,“农、工、商”一条龙,已成为湖口经济的新的发展趋势。湖口正投资3000万元,办三个纺织厂;投资1500万元办油脂化工厂;新办了糕点厂、酱菜厂、蜜枣加工厂,准备新上罐头加工厂、脱水蔬菜厂。这些新办农副产品加工厂全部投产,年产值可增2亿元,实现税收2000万元。
新的思维带来新的变革;新的变革又激发了群众创造性热情,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去年遭百年未遇洪涝灾害,县城水淹达1月之久。粮食在受淹5.1万亩的情况下,总量仍比大丰收的上一年增长250万公斤;棉花4.6万亩遭洪涝及其他灾害,总产仍是第二个丰收年;油菜籽创历史纪录,总产达1500万公斤,比上一年增长58%;水产品创历史纪录,达1.45万吨,比上一年增长9.8%;水果产量创纪录,达250万公斤。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均超过上年,农民人均收入达1414元,比上年增加137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