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为共和国的金盾增辉——本溪市公安局从严治警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4-05
第1版(要闻)
专栏:

为共和国的金盾增辉
——本溪市公安局从严治警纪实
新华社记者于力通讯员奚哲忠本报记者段心强
这是一次民意测验:辽宁省本溪市委、市政府每年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干部、普通市民等2000人散发问卷,让他们在上面对全市24个行业无记名填写自己的看法: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1995年的问卷上出现一大新闻——市公安局的满意率由前两年的30%、40%上升为78%,从24个行业的“排尾”一跃而成为全市的“排头”。
记者从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出发,沿着公安干警的足迹,走进一个个分局,一个个派出所,一个个值勤点,寻求着一个问题的共同答案:本溪市公安局是怎样突变的?“谁砸公安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
1994年5月,本溪市公安局新任局长李文喜干部会上的“施政演说”别开生面:他列举了公安干警分散主义、警令不通、恋舞、贪酒、嗜赌等5个方面的15种表现,最后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谁砸公安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
尽管李局长这几句话说得斩钉截铁,大半干警还是将信将疑:近年来,严厉的口号没有少喊,可哪一次不是有令不行、有禁无止?!这个市十年中公安干警违纪案件连发269起,牵扯361人。因此,没多少人把局长的话放在心上,会议刚结束两个小时,在市中心的天桥酒店,就有3名公安干警又去参加赌博,而且赌注很大,一把输赢多达1800元。
看新局长对这3名参与赌博的干警如何处理?全市公安干警正拭目以待。李文喜深深感到,这几年受商品经济冲击,恋酒、贪舞、嗜赌在部分干警中已成“顽症”,若诊治这多年沉疴,非猛剂无效。因此,他和其他领导干部商讨决定使用“重药”,严肃处理,以儆效尤。第三天,局里召开全体干警大会,处理这次赌博案件。不少人认为是走过场,当违纪干警上台检查时,下边竟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当他们讲赌博的经过时,下边不时地爆出笑声。
但当纪检委书记走到台前,严肃宣布处分决定:免去3名干警职务,开除留用一年,每人罚款3000元。会场上立时鸦雀无声,有的目瞪口呆,有的心中称快,有的坐立不安,但想的都是一个问题:局里要动真格的啦。
果然大见成效。从此,这个局的面貌发生巨变:一部分先进单位找自己的差距以防个别人出问题,砸了集体的牌子;一部分后进单位有了紧迫感,认为再落后下去有被淘汰的危险,赶紧整顿纪律;平时表现一般的单位也一个个制订改进措施。溪湖分局河西派出所发现,在给居民办理户口中,每户多收手续费1.6元,共992户,多收1800元。钱虽不多,但关系到警纪警风。溪湖分局局长、政委带队,将钱挨家挨户如数退还。这件事在全市发生了“连锁反应”,各单位多收的钱全部退回。河西街道郭老大娘流着眼泪说:“共产党老八路的作风又回来了。”
李文喜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打铁先得铁锤硬,首先做到自身清,才能去管别人,进而建立一流的领导班子,带出一流的干警队伍,干出一流的公安工作。为此,他一上任就在大会上宣布:“我希望大家首先来监督我,发现我有违纪行为请向市委和省公安厅写揭发信,我都欢迎。我在本溪只有姐姐一门亲戚,姐夫还多事,如果谁为他们开了绿灯,我不但不领情,还要狠狠地处理他。”
局级领导干部走得正,站得直,对各级领导干部也就敢严加管理。市公安局政治部三处处长、三级警监王修成,参加工作已经40多年。他认为自己没有功劳有苦劳,犯点错误谁能把他怎么着,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尽管局里对干警赌博有禁令,他仍然照样参与赌博。市局的处理很出他的意料:治安罚款2000元。行政记大过,党内严重警告,作为不合格人员辞退。这在公安系统像打了一个响雷,不少人员私下议论:“这么老的资格,这么高的级别,犯了错误还这么重的处分,我们这些资历浅、级别低的警员犯了错误,就更不用说了。”从此,全局干部、民警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干警的10条禁令”和“8条局规”。
市公安局的法制处掌握着案犯的审批释放权,处长高秀芳对记者说:“现在说情风达到顶峰了。”她几乎每天都能接到三四个说情电话,有的犯人家属神通也真大,把高处长老少三代的家谱都查得一清二楚,然后千方百计找上门来。她的一位老同学半夜打来电话,要她对自己儿子打伤人一事高抬贵手,她回答得很简短:“你儿子在肉体上已打伤人家,我再对他抬高了手,就又从心灵上伤害了人家,咱们忍心吗?!”老同学不再说话了。还有个犯人的家属通过北京的熟人找到大连的熟人,大连的熟人又找到本溪的熟人,最后找到高秀芳,要求放过在押的一位亲戚,高秀芳不买帐,来者恼羞成怒,质问高秀芳:“我亲戚到底差哪点?”高秀芳告诉他:“不差钱,不差权,就差我不能答应你。”这位女警官深有感触地说:“干我们这行的,想吃喝天天有人请,想发财月月能成万元户,可咱这活儿一手托两家,一边是被告,一边是受害人。权力加责任,办事就能对得起人民;权力加私欲,结果只能是腐败。我就敢放一句狂话,在咱们这儿,有钱是买不了法的。”
改革——强警的根本出路
新班子在实践中看到,查处、警示、严办虽然很见效,但被管理的队伍总是处在被动状态,一旦领导因忙于其它工作而抓警风警纪不紧,问题就会像“按下葫芦起来瓢”一样重新出现。这向他们提出一个严肃的课题:要从根本上铲除产生不正之风的土壤和条件。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公安队伍中陈旧的观念和缺乏生机的体制是问题根源。比如按老规定,干警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都捧铁饭碗,吃大锅饭,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结果,许多人一进公安队伍就认为进了“保险箱”,只要不犯严重错误,谁也奈何不了。因此,一些干警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看来必须打破“大锅饭”,使合格的干警进,不合格的出,需要上就上,需要下就下,保持流动状态。这就逼着本溪公安局进行一个重大的行动:改革!
他们征得有关领导机关的支持,对公安队伍的“历史模式”动了“大手术”。1995年1月将改革方案公之于众:
实行全员目标管理,人人肩负破案、抓逃、捕教等指标,并与提干、晋级和奖励紧紧挂钩。
打破行政性公安机构设置,建立有利于加快反应、集中指挥、统一行动的指挥管理机构、勤务作战实体、基层作战单位三个体系。可以说,这些改革措施触及到人们最敏感的神经:人事制度。全体干警既感震惊又觉振奋。
以政绩论英雄,按功过搞奖罚。本溪市公安局面貌一新:多数干警精神焕发,争上游,立战功;少数围着领导转而没本事的人靠边站了。不称职的干部下去了,有能力的干警上来了;干警队伍不时地进进出出,整个队伍充满生机……
年轻的派出所长徐敏,工作有魄力,先后被派到两个后进的派出所,立即改变了那里落后的面貌。他带领五个人一年破的案,比20多个人的派出所都多,真正作到了保一方平安,深受人民爱戴。在干部竞聘中,他被聘为明山公安分局副局长;而火连寨的一位派出所长,虽辛辛苦苦工作20多年,也没什么错误,但他没有什么突出成绩,属于不合格者。在竞聘中,这位老所长落聘了,聘上来一个年轻能干的民警。老所长口服心服,甘当一名普通的民警。临走时他把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新所长的到来。从此,本溪市公安干警队伍再不是一潭死水,他们不断按照规定“吐故纳新”。1994年辞退干警17名,1995年辞退11名;1994年从社会招聘190名,1995年招聘80多名。
有了好的体制,还要有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保证。本溪市公安局从实际出发,对组织机构进行改革,在全国公安系统首家设置了督察部,下设控告申诉处、警务督察大队,常年对干警督察,使大家高度注意守法执法,出色完成任务。同时对大家的功过是非了如指掌,做到奖罚准确,升降合理,干警服气,工作有劲。交警支队溪湖大队岗勤民警郭晓兵,1986年考进来后,精神饱满,工作热情,进步很快,仅一年就成为业务骨干,一般民警在一次绿灯内只能指挥四五辆汽车通过,而他却能指挥10辆汽车通过。但他慢慢发现,这么卖力气,不多挣一分钱,提拔也没份,情绪就慢慢冷下来了。工作劲头下来了,打麻将的劲头上来了。迟到、早退、擅自离岗次数多起来了。民警开始聘用时,他理所当然地落聘了,进入了封闭式的强化学习班。
郭晓兵惊醒了,知道干好干坏不一样了。从此精神头又来了,学习十分刻苦。培训结束,他主动提出要到离家远、条件艰苦的溪湖区第一警务区彩屯大桥试岗。这个十字路口既没岗楼,又没红绿灯,过去只是流动岗,现在成了形象岗且只有一个人。郭晓兵严格要求自己,早上班,晚下班,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他始终坚守岗位上,使这里的交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郭晓兵深有感触地说:“是改革重新塑造了我。”
“换位体察”吸取了人民情
本溪市公安局在抓“硬件”的同时,始终没忘记重塑警察美好心灵这个“软件”,他们把抓精神文明建设一直贯穿到整个改革的过程之中。
“警服穿在身,脾气大几分。”本溪公安局从这民谣中找到一部分干警脱离群众的症结所在——特殊的地位。一个人从20来岁当警察,一年年总是站在那里,管人、教育人、处罚人,久而久之就养成坏脾气。针对这种情况,本溪市公安局实行“换位体察”,让警察每年抽出一定时间到工厂当工人,到农村当农民,广大干警看到工人、农民生活的困难,办事的艰难,感情的纯朴,待人的真挚,对比自己态度的生硬,都感到深深的内疚。有的发自肺腑地说:“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地对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女警察多在机关窗口工作,态度生硬已成为“流行病”。市公安局组织她们到纺织厂劳动,她们站在隆隆的机器旁,看着工人的强体力劳动,个个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一位女劳模的话使她们红脸:“同样是女人,看到你们女警察,我们多羡慕啊!可我们恐怕一辈子也没机会穿上光荣的警服。每进你们的大门办事之前,我们心里总要衡量再三,生怕说错了话,忘了话,你们不给好脸看。”在场的女警察自我批评后反思:许多女工辛辛苦苦干一天活,一个月才领200多块钱的工资,够苦的啦,她们好不容易抽点时间到公安机关办事,我们有什么理由态度不好!这样一对比,她们的工作态度真的变了,见群众来办事,都争着抢着接待,个个态度和蔼,像招待亲人一样热情。她们说:“不这样,我们良心上过不去。”女警察鞠秋想到企业女工的艰苦劳动,主动提出到岗台指挥交通,得到批准后,她像男同志一样经受风吹雨打,从不叫苦,从不后退一步,如今已成为本溪山城里的一道风景线。
男警察们到炼钢炉前、到煤矿里、到贫困户家里“换位生活”,感情也发生很大变化,并把对群众的爱体现到实践中去,千方百计做到执行任务有一个好仪表,为人民服务有一个好态度,秉公执法有一个好行为,爱岗敬业有一个好思想,联系群众得一个好评价。1995年5月15日,体育场派出所获得一个盗窃案的线索后,全体干警马上展开调查。他们紧紧依靠群众,不失一个战机,连续奋战5个日日夜夜,终于使这个盗窃团伙全部落网。所长的爱人不在家,孩子发高烧,同志们要用小车送孩子去医院,他坚决不让,找人背着到医院看病。老民警李勇的父亲从山西来看他,可他为了破案,硬是五天没回家看一眼;新民警孟庆钢日夜奔跑在抓获盗窃集团的第一线,不怕困难,不怕牺牲,5天里没睡上20个小时的觉……
本溪市公安局在开展“公安文化”活动中,还注意宣传当地干警的英雄事迹,让大家学习时看得见,摸得着。一年来,他们举办了“奉献——人民警察的天职”报告会,利用当地的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开办了“山城警魂”专栏,宣传了30多名老黄牛式的敬业爱岗好民警的动人事迹。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他们在全局掀起互帮互学的热潮,出现许多动人的事迹。去年春节后的一天,本溪市气象台广播一个预报:夜里要下大雪。平山区交通大队第二警务区警长阎顺听到天气预报后,马上想到自己分管的路段——紫金坡路。这是从本溪到辽阳的交通要道,弯度大,坡度高,属于事故多发区。为了避免事故或少出事故,他立即向有关单位求援,准备了一车炉灰。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把车开到紫金坡路,在路面上撒了一层炉灰。车辆走在上面,不滑不歪,通过这里的驾驶员无不向他鸣笛致谢。
被擦亮的共和国的盾牌,就这样在山城本溪闪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