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西方悲剧学说史》读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4-04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西方悲剧学说史》读后
易琦
悲剧,作为一种令人震撼而又难以言说的美或艺术样式,在中国和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本世纪初王国维引进叔本华和尼采悲剧观时起,来自“西洋”的悲剧学说就受到我国文艺界高度重视。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期,随着“悲剧”讨论的开展,我国文艺界曾兴起悲剧理论热潮,一时形成研习西方悲剧理论的浓厚风气。那时,这块长久荒芜的园地上,朱光潜先生的旧作新译《悲剧心理学》(1983)曾在人们眼前展示过一片新绿,陈瘦竹先生关于当代西方悲剧理论的介绍也一度满足人们啜饮新理论的渴求。人们自然急切地期盼能更加全面和系统地吸入西方悲剧理论养料,然而,陷于热潮中的学术界,在当时毕竟还没有足够条件去满足这一合理要求。而今,在退潮后的冷寂中,我们终于见到了学者默默拓荒后的一份收成,这就是程孟辉的新著《西方悲剧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视野上及亚里士多德下至加达默尔,西方2500年间种种悲剧学说几乎尽收眼底,显然可以适应读者了解西方悲剧理论发展史之需。
西方悲剧学说林林总总,姿态各异,故入门之径原可以有若干条。鉴于西方学者对悲剧的探究常涉及艺术(戏剧、小说、诗等)、心理、伦理、宗教、社会和哲学等多方面,因而可以从悲剧艺术学、悲剧心理学、悲剧伦理学、悲剧宗教学、悲剧社会学和悲剧哲学等不同路径去分别加以把握,写出这各个方面的“史”来。悲剧哲学就是一条值得重视的门径。程孟辉在经过比较后确定了悲剧哲学,从哲学高度俯瞰西方种种悲剧学说,这应是一种明智而有意义的选择。
即便是悲剧哲学角度,也仍然可以有不同把握方式。可以设计一种富于研究者个人特点的逻辑框架,把各种悲剧理论分别排列在合适的位置,再加以阐释。这样做固然有使人耳目一新的功效,但也容易造成削足适履之弊。纠正这一点也不难:索性抛弃逻辑框架的偏爱,顺乎自然地按年代次序一一剖析。这便于清晰地梳理出理论的从古到今演化线索,确定各家学说的不同历史地位或功过得失。此书采取了后一种方式,尽著者所能地发挥其长处,这不失为一次有益探索。
著者对公认重要的悲剧理论家如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叔本华、车尔尼雪夫斯基、尼采、弗洛依德等作了令人信服的评价和分析。但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他还对在当代活跃的理论家,如帕克、雅斯贝尔斯、朗格、拉康、加达默尔等,给出了“说法”。而在此之前,这些当代悲剧观在我国研究界是很少受到关注的,更缺乏悲剧学说史上的总体衡量。例如,作者辟专节介绍朗格的新的悲剧观。朗格一反从自然或情感角度界定悲剧的传统做法,转而把悲剧视为生命的一种“节奏形式”,从而提出“悲剧是一种节奏、一种表现了自我完结的生命力节奏”的新观点,向人们显示了现代符号论在悲剧探索上的新贡献。现代阐释学代表人物加达默尔,根据他自己提出的阐释总是读者借助本文而从事的自我阐释的原理,与众不同地尤其关注观众在悲剧中的能动作用,提出悲剧性存在于观众借助本文而作的自我阐释之中的新见解。这一悲剧观由于重视观众的不同寻常的创造性作用,显然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也被作者发掘出来加以辨析,使我们得以管窥西方学界在这个领域的较新进展。对于目前在冷寂中探索悲剧的我国学者和艺术家来说,这些新理论的呈现无疑是及时的和有益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