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默默架起爱心之桥——记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4-05
第4版(要闻)
专栏:

默默架起爱心之桥
——记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
王欣 唐利
提起希望工程,人们更多想到的是那些渴望上学的孩子,是捐款者的动人故事。而今,当我们走进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时,看到那些为失学孩子和捐助者搭建爱心之桥而默默工作着的人们,我们感受到一种崇高的境界,一种不平凡的奉献精神。
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成立于1994年3月8日,位于东城区北新桥香饵胡同的办公地点是由一个废旧车间改造而成的。两间不大的办公室里,到处堆放着纸箱、书籍和还没来得及送出的物品,桌上摆满了各类卷宗、信件和一摞摞资料。夏天,人们呆在通风很差的房间里,即使吹着电扇,也还是止不住地流汗;冬天,则冷得坐一会儿就得起来活动活动冰凉的手脚。中心成立之初,各项工作都在启动和摸索之中,工作人员一边熟悉情况,一边接受捐款,组织宣传活动,回答咨询电话,还得深入到边远山区县了解建校情况,常常是一个人顶两三个人的工作,上班有点下班无时,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
两年来,捐助中心接受了30万人、900多家单位的近2000万元捐款,没出过一分钱的差错,每一笔捐款都落实到位。正像中心主任杨艺文说的,工作中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失误,对于捐款者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遗憾。因此,从接到捐款、登记、制表、发信,到完成结对救助落实到人,总共22道手续,每一个环节都浸透着工作人员的心血和汗水,细心、耐心已成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
中心成立那年的“六一”节,什锦花园小学的孩子们把自己积攒下来的零花钱送到了中心。大大小小的钢镚儿、毛票整整摆满了两张桌子。为了做到万无一失,这些并非专业的工作人员全部上阵,一分两分、一毛两毛,足足数了四个来钟头。待到把9400多枚硬币、1500多张纸币,按照银行的规定成卷打捆地收拾好,大家才感到双手酸痛,肚子饿得咕咕叫,一看表,已是下午7点多钟了。
亚纪英从团市委调到捐助中心时,孩子还不满周岁。一次,孩子发烧39度多,可这时,中心的工作刚刚开展起来,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实在分不开身,小亚只好把孩子交给丈夫赶去上班。她每天在班上忙得不亦乐乎,下午六七点钟下班后,急急忙忙骑一个多小时的车往家赶。就这样,寒来暑往,她的孩子已经三岁多了。现在说起来,小亚仍感到内疚,觉得实在是委屈了孩子,也难为了丈夫:“其实,这也算不了什么,像我这样30来岁的人都会碰上。如果你想尽自己的力量多做一些事,家庭方面就难免有所牺牲。好在我丈夫还理解,给了我很多的支持。”
有一次,已是下午5点多,电话铃响了起来。原来是一个到北京旅游的东南亚华侨要为希望工程捐款,而他第二天就要离京,问能否到他住地接受捐款。刘廷彪一听,二话没说,骑上自行车就赶去了。小刘是中心的会计,按时下的说法,这是个吃香的专业,完全可以谋到一个比这儿挣钱多的职业。谈到这个问题,他憨憨地一笑:“我没想过到这儿来能挣多少钱,这儿工作需要,我就来了。既然来了,就踏踏实实地干好。”前台忙不过来,他就去顶班接待,碰上捐桌椅板凳、书刊衣物的,他就充当搬运工。像这类上门服务的事还有很多,只要捐款者提出要求,不论路途远近,不管钱多钱少,中心的工作人员都认真对待。这一切,他们全都是用业余时间完成的。1994年底,刘廷彪家中的两位亲人在不到20天的时间内相继病逝,此时正是捐款比较踊跃的时候。小刘擦干眼泪,白天照常工作,晚上回家为亲人守灵。
62岁的于彬昌是第一个来中心工作的志愿者。他家住在城东,上下班得挤一个多小时的车,但他风雨无阻,坚持上班。他每天处理来信二三十封,都一一亲笔复信。1994年8、9月间,一个叫葛文青的战士,把省下的津贴一次次寄到捐助中心,于彬昌就一次次地替他攒起来,当去年12月最后一张汇款单寄来后,终于攒足了300元,而这时,助学金已增加到400元。于彬昌拿出自己的100元补上,以这个战士的名义救助了一个失学孩子。有人劝他,你都这么大年纪了,又是个外聘人员,一天到晚地忙,还不如找个轻松又挣钱的地方呢。其实,亲戚朋友给他介绍过几个单位,每月收入不下七八百元,他都没去。于彬昌深情地说:“这儿虽说钱不多,但我从事教育工作40年了,我热爱这项事业。在这里,天天都有动人的故事发生,天天都能感受到人间的真情。至于说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只是尽自己的一份力,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初春的3月,乍暖还寒。我们坐在捐助中心的大厅里,不一会儿就感到阵阵寒意袭来。在前台负责接待的刘云杰却并不在意。她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向来人介绍、解释有关问题。就这样不停地说,一天下来,嗓子都哑了,回家后累得再也不想多说一句,而这一切,刘云杰已经习惯了。她说:“看到那么多给希望工程捐款的,许多人捐了款不肯留姓名,真受感动。他们图什么呀?他们捐的不光是钱,还有一份炽热的爱呀。”
正是这些安心在清苦、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人们,把全部的感情都倾注在希望工程这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上,他们习惯了艰苦,习惯了劳累,习惯了繁忙,为人们默默地架起了一座爱心的桥梁。(附图片)
题头照片:北京捐助中心的工作人员。
唐利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