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西方七国就业前景暗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4-08
第7版(国际)
专栏:述评

  西方七国就业前景暗淡
本报驻法国记者杨汝生
历时两天的西方7国集团就业会议4月2日在通过一项声明后宣告结束。这项声明强调,为了解决日趋严重的失业问题和“社会排斥”现象,应从劳动市场的“灵活化”入手,对西方的就业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使其适应国民经济的世界化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这个文件将提交今年6月在里昂召开的西方7国首脑会议上讨论。此间分析家认为,这个文件并不会对西方的失业现象带来多大变化,因为人们本来就不对这次会议抱有很大希望,所以也就谈不到失望。
自从7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的失业问题就变得日趋严重。根据有关国际组织最近公布的数字,美、日、加、法、英、德、意7国的失业总人数高达2300多万人。7国的平均失业率为7%。日本的失业率最低,为3.4%;其次是美国,失业率为5.6%;英国的失业率近来有所下降,约为8%—9%之间,同加拿大相似;德国的失业率已超过10%;意大利和法国去年11月的失业率都高达11.6%。法国的情况尤其令人担忧,尽管希拉克总统和朱佩政府一直把解决失业问题当作头等大事,鼓励企业扩大招工的措施共有740条,但并未带来就业状况的根本好转。今年2月,法国的失业率又上升了0.5%。现在,法国的失业总人数高达303万人,其中长期失业者为104万人,25岁以下的青年失业者为60万人。据有关权威机构预测,到今年6月,法国的失业率将攀升至12.1%上下。
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代表提出了种种解决失业问题的办法。希拉克认为,欧洲国家在社会福利上有保障,在就业上则缺乏生机;而美国就业政策较为灵活有效,在社会福利上则显得不够,应当在二者之间找到“第三条道路”。还有人提出由现在的每周工作39小时减为32小时,为失业者腾出某些工作机会。也有人主张增加服务性行业的就业机会,使更多没有技术专长的青年投入这个行业,等等。
然而,这些设想和建议在1994年3月在底特律召开的7国就业会议上就都提出来过,前年和去年召开的西方7国首脑会议也把失业问题列入议事日程。西方国家的失业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周期性的失业,又有结构性的失业。当前,西方国家银行利率过高,投资增长不快,消费水平下降,经济复兴乏力,这些都制约着经济的增长,扩大就业的前景依然暗淡。(本报巴黎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