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大冶钢厂轧钢车间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经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5-14
第2版()
专栏:

大冶钢厂轧钢车间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经过
本报记者 曹葆铭
大冶钢厂轧钢车间于四月一日将“反围盘”和“反立围盘”正式投入生产了,每天节省了三十个人工,并提高了产量百分之十五。连他们以前改进的设备在内,每天一共节省了一百八十多个人工,如以一年计算,可以节省五万多个人工,同时使其他现在还用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他们的生产计划也因此能以经常超额完成。
一年多来,轧钢车间的同志们取得了一条经验:原有的生产设备越落后,就越应该认真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用机械代替沉重的人力劳动,发挥设备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落后的生产设备必须改进
大冶钢厂轧钢车间的生产设备很落后。马达能力很小,稍不注意便会超过负荷造成跳开关事故。从钢锭进厂到钢材出厂,每一道生产过程都离不了沉重的人力劳动。冷床工每人每天要拖着又烫又重的钢材来回跑。在小型轧钢机上,由红钢轧成钢材得轧十一次,每次都由工人弯着腰操作,弯得人腰酸骨痛。而这越轧越长的红钢,就像火蛇似地在工人四周窜来窜去,稍不注意,就会被它烙伤胳膊烫坏腿。在开胚机的第一挡两旁,一百三十公斤重、一千一百多度高热的红钢锭,由四个工人用铁杠抬着、一个工人用钳子夹着向轧槽送,掌钳的动作稍微迟缓一点,就烤得抬杠的人心里发毛、两腿直跳,但是还得忍耐着将红钢送进轧槽后才能松口气,而下一根红钢又在催促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几乎没有一个人没有受过伤,工人李文炳、程元胜还被红钢烙伤了头,差一点丧了生命。在暑热天里,许多工人都受不住高温烘烤与沉重的劳动而晕倒,生产也因此显著下降。
现在的车间主任邱方任,原是一个老轧钢工人,他一九五一年来到大冶钢厂,一看见这些情形,顿时心都紧了:“同志们这样痛苦,怎么能谈到提高生产呢!”他下定决心要依靠群众想办法减轻体力劳动。最初他建议学习鞍钢的经验,用撬杠代替四人抬红钢的操作,一天节省了三十个人工,而生产还提高了百分之二十。这个改进的成功,启发了工人,也教育了技术人员。大家都积极提出改进生产的意见。两年中,他们实现了重大的合理化建议三十多条,有运输工人邵文山制做的绞钢机,有加热炉工人周洪斌和工程师唐仁孝合作的炉门机械开关,有邱方任制做的捞钢机等等,每天可节省六十四个工人,并且使各种钢材的产量提高了一倍到三倍半。他们以超额百分之三十五完成了一九五二年的国家生产计划。
走技术革新的道路
他们上述的这些改进,绝大多数还限制在次要的设备上,而对轧钢机这个最主要的设备,大家总认为马达能力太小,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因此他们的生产严重地受到季节的影响,一到热天,工人们病倒的很多,生产便普遍下降,还时常受到停止生产的威胁。一九五三年夏天,干过四年轧钢工作的钳工余炳森,在工程师李邦宪帮助下,初步试制了“正围盘”,红钢从上一挡出来,便自动钻进下一挡去了。但是工人们不肯用。原因是安上“正围盘”后的产量比人工操作还低得多,大家宁肯自己多受点苦,也不能不完成国家计划。大家肯定了原来的看法:“咱们的马达能力太小,怎么能同鞍钢的工厂比!”于是把“正围盘”的建议搁置下来。
去年五月讨论全年国家计划的时候,生产定额又比前年提高了百分之三十二,工人们普遍都有顾虑:“暑天里很难达到这个定额!”这时候,张明山创造“反围盘”的经验给他们指出了方向:走技术革新的道路。党支部和工会提出“改善操作条件,逐步走向机械化”的口号,发动全体职工提合理化建议。党支部书记亲自找余炳森谈话,动员他继续研究“正围盘”没成功的原因。工程师李邦宪也鼓励余炳森不要在困难面前低头。余炳森决心学习张明山创造“反围盘”的艰苦钻研的精神,从失败中找出成功的道路。他有空就蹲在轧钢机旁看工人操作,终于看出问题来了:人工操作是一根钢条在同一时间内只走一个轧槽,因此轧钢机可以同时轧五、六根,而“正围盘”的盘体太短,一根钢条要占两个甚至三个轧槽,反而使钢条轧的少了,如果多轧一两根,便超过马达负荷,造成跳开关事故,产量下降。他很兴奋地把这个新发现告诉了工程师李邦宪,李邦宪便立即帮助他计算出轧钢的速度,适当地将围盘盘体加长,作到一根钢条正好只走一个轧槽,便使“正围盘”最后成功,打破了原来认为马达能力太小,轧钢机不可能改进的旧看法。在这个时期内,大家还提了十多项用机械代替人力的合理化建议,先后安装了两条自动滚道,上红钢的自动小车,以及炉门机械开关等等。这样每天可节省四十八个人工,而且使冷床工的体力劳动大大减轻。在去年夏季,车间缺勤率由过去最高百分之二十五降低为百分之十六,由最低百分之十三降为百分之四,而且最初在工人们掌握新技术还不熟练的情况下,生产也维持着原有的水平,月月完成国家计划。
一过了夏季,工人们又提出了六十多个技术革新的建议,并进一步掌握了新技术的规律,逐步提高了产量,普通钢材普遍提高百分之二十,优等钢材提高一倍多。他们又以超额一百七十多亿元(生产总值)胜利完成一九五三年的国家计划。
发挥集体智慧,制成了
“反立围盘”
去年年底,大冶钢厂轧钢车间的人们,殷切地盼望将“反围盘”搞起来,但他们却拖了六个月没作成功。邱方任又从报上仔细学习了鞍钢和唐山钢厂的经验,才进一步了解到人家对于重大的技术革新,必须上下一致支持,由专业小组具体负责;而他们却只叫余炳森一人去搞。余炳森又犯了经验主义,不按图纸制作,把“反围盘”作的跟“正围盘”差不多,试验不成功还找不出原因来。有的技术人员明知道制作的不对,也不好干预。邱方任在党的支委会上作了检讨,并主张把车间技术力量(包括技术人员与老技术工人)组织起来,成立机械化专业小组,发挥集体智慧。专业小组一成立,有关改进机械设备的问题都在这个小组讨论、研究,小组作出决定后,就按决定分工负责执行,以便总结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样一来,“反围盘”在第一次试验中便成功了。
紧接着,见习技术员吴武彰建议学习苏联的“反立围盘”。这样可以使马达能力小而机架又少的小型轧钢机,从第二挡起全部机械化。“反立围盘”是所有围盘中最难做的一种,就大冶钢厂轧钢车间的技术水平来说,那困难就更大了。绘图没有精确的仪器,制造全凭手工,特别是如何使书上的“反立围盘”适合于他们这个设备简陋的轧钢机,更不好办。但他们从制造“反围盘”中认识到发挥集体智慧的伟大力量,仍然满怀信心地试制。
为了使“反立围盘”试制成功,车间党的支部大会专门作出决议,号召全体职工坚决支持,并要求党员带头保证这个工作顺利进行。车间主任邱方任每次亲自主持专业小组开会研究问题,并具体分工,由见习技术员吴武彰负责绘图,工程师李邦宪负责解决技术理论问题,由机务组工人刘振忠等负责制作,余炳森负责材料供应,他自己除了全面领导这个工作外,有关车间其他部分的协同配合问题,全部由他负责。这样一来,大家的热情更加高涨。吴武彰春节中五天不休息,想了许多办法将图样赶制出来。机务组工人因为图样复杂,最初连图也看不懂,但他们经常同技术人员商量,想了许多办法,终于用手工将盘体作得合乎规格。每次试验,邱方任和专业小组的人都亲自参加安装和调整机器,寻找问题。一些没有具体任务的工人也都赶来帮忙。一发现新的问题,大家便当场讨论,及时加以解决。经过三次试验虽还没有成功,但大冶钢厂领导方面继续予以支持,批准他们停止一天生产进行试验。他们终于在二月二十七日把“反立围盘”试制成功了,当红钢顺利通过“反立围盘”进入下一个轧槽时,支部书记和一些老工人都鼓掌欢呼,那些青年工人更是兴奋得蹦跳起来。各个班长都找邱方任,要求让他们班上先试用这些新的围盘。
现在,他们正组织工人互相交流经验,使大家能掌握使用这些围盘的规律,并解决这些新技术所引起的新问题,巩固已有的成绩;同时计划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动群众提合理化建议,展开以技术革新为内容的新的劳动竞赛。大冶钢厂各车间也开始积极学习他们的经验。锻造车间检查了过去的工作,建立起专业小组专门研究和处理有关生产革新的建议。炼铁车间准备立即发动群众提合理化建议,以便利用即将来到的炉子大修的机会,将他们原来全部人工操作的生产设备改为半机械化的,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