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揭开达赖“善人”的真面目——再访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4-11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揭开达赖“善人”的真面目
——再访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新华社记者白冰
记者日前再次访问西藏自治区档案馆时,目睹了档案馆至今保存着的50年代初旧西藏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致热不典头目的一封令人吃惊的信件,信件用藏文写道:“为达赖喇嘛念经祝寿,下密院全体人员需念忿怒十五施回遮法,为切实完成此事,需当时抛食,急需湿肠一付、头颅两个,各种血、人皮一整张,望即送来。”
看过西藏档案馆内保存的那些散发着血腥气的命令,使人很难想象这就是达赖在境外鼓吹的他统治西藏时期“西藏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与幸福”。
西藏档案专家指出,在西藏和平解放以前,用人体器官为达赖进行宗教活动的情况经常出现。在这个档案馆内保存下来的大量近代史档案显示,买卖奴隶的现象直到1959年以前的西藏仍十分普遍。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坐落在拉萨市西郊,建于60年代初,占地30多亩,建筑面积达9000平方米。档案馆现存90多个全宗,300余万卷(册),自元代伊始,经历明、清、民国直至本世纪50年代,时间跨度为700余年,是中国目前保存地方档案最丰富的档案馆之一。
在西藏档案馆的另外两份档案中明确记载了达赖统治下的农奴受压迫、受剥削的苦难。西藏和平解放前,当时的日喀则仁布县的贵族噶德娃擅自提高差税,强行霸占土地;农奴告状到达赖政府,却没人理睬。当时因为要支付重税而破产的差巴(农奴)比比皆是,贵族之间相互用奴隶抵债的现象屡见不鲜。1944年,哲古百姓为了达赖的一件僧装每户得交20只羊的羊毛,一顶帽子得交12只羊的羊毛。
另据一份历史档案记载,1950年的西藏有100万人口,其中没有住房的就达90万。当时的拉萨城区只有2万人,而露宿街头的贫民和乞丐就达1000多户。
年近60的卓嘎回忆说,“还是西藏和平解放以后,中央政府在原材料紧缺的情况下,在拉萨鲁布区为这些无家可归者盖起了铁皮房,他们才有了住的地方。”
据西藏自治区政府公布的数字,现在的西藏,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0.36平方米,城镇居民每人居住面积12.59平方米,85%左右的农牧民盖了新房。拉萨市的团结新村、鲁布居委会、嘎玛贵桑等一批规划整齐、设备齐全的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卓嘎老人说,在这些事实面前达赖集团为了欺骗世界舆论而散布的所谓“今日西藏人民生活在地狱中”的谎言应该不攻自破了。
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顿珠在会见美国经济文化考察团时说,中国政府始终把解决西藏人民的温饱作为头等大事,把1959年以前只属于总人口5%的上层僧侣、政府官员和贵族三大领主所占的西藏全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及大部分牲畜分给了占总人口95%的农奴。改革开放十几年来,中央对西藏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对西藏农牧民免征农牧业税,并宣布这个政策到2000年以前一直有效。
他说,为了全面贯彻中央政府的宗教政策,中央财政拨专款2.16亿元,维修了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宫殿和许多大小寺庙,布达拉宫包括达赖卧室、经堂在内的所有殿堂被修建一新,新建十世班禅灵塔。自1952年以来,中央财政不但没有从西藏拿走一分钱,相反国家对西藏各项资金投入累计达350亿元,并制定出特殊优惠政策扶持西藏的经济发展。
西藏档案馆内还收藏着一份《不准收留铁匠后裔的报告》:1953年,堆龙德庆县有一个铁匠的后裔在达赖身边做事,当达赖发现他是铁匠的后代后立即将其赶走。过去凡是出身金、银、铁匠,屠夫等家庭的人均被视为下等人,不能在政府里做事,不能和其他家庭通婚。
而在今天,这些出身工匠家庭的后代不但没有受到任何人的歧视,有的还担任了领导干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日喀则拉孜县藏刀传人普布说:“从我家的经历看,任何一个尊重事实的人都会承认,西藏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享有充分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