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一些报纸刊登文章谈孩子教育问题“最忙最累是孩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4-20
第8版(文摘)
专栏:报海撷英

  一些报纸刊登文章谈孩子教育问题
“最忙最累是孩子”
据4月11日《中国青年报》刊载的《最忙最累是孩子》一文介绍:“某校六年级学生贝贝,一周中除了星期天晚上,其他课余时间都要去老师家和辅导班上课,每周补习时间约计24小时。据有关人士估算,在武汉三镇,像贝贝这样课余时间上‘家教’或辅导班的中小学生至少有5万人。
“记者采访了一些苦苦守在家教老师门外等候着孩子的家长。一位家长说,现在成年人每周可以休息两天,可是孩子却连一天也休息不了,现在最忙最累的是孩子。另外一位家长则说,现在一些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招生出的都是怪题目,孩子不多拜几个师傅就不能‘博采众技’,所以不得不从这个老师家赶到那个老师家。”
请家教的意义是否如家长们期望的那样呢?请看《中国工商报》的《家教带给孩子什么?》。
“一位老资格的教育家曾对记者说过,不能完全否认家教的作用,然而如今家教缺少统一的管理措施和规范细则,教师优劣难辨,家教质量也就参差不齐了。
“家教作为对学生知识的‘充电’,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事实上对一种社会现象的分析,很难用一句话来肯定或否定。据上海一位大学生介绍,从他们高中班学生考大学升学率这一情况来看,请家教的与不请家教的同学,进大学的各占一半,其中更耐人寻味的是,进重点大学的请家教的少于进一般大学或大专的。与这个结论相反的是,某学校初中学生请家教的考进重点高中的多于不请家教的学生。”
《中国工商报》的文章最后指出:“讨论家教的得失利弊不是我们大家迫切期望得到的最终结果,而通过我们家长和教师培养出合格人才,有益于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与上述这些为了孩子的成长不遗余力,四处请家教的家长不同,如今也有部分家长,出于不同考虑,把孩子“全托”给了他人。《经济日报》的《“全托”不是福》一文对这种现象作了分析。
“把培养教育孩子的重任全权交给他人,表面看起来,这种由专人管教的方法对孩子是好事,实际上,全托的结果颇令人失望。
“有的父母事业心很强。他们虽然爱孩子,但不愿因孩子的拖累而影响自己事业的发展,因而就把孩子‘全托’给奶奶或外婆。
“有的父母对孩子疏于管教,过分娇惯,认为犯点错没关系,等长大了,读书了,自然就会懂的。家长便把孩子‘全托’给老师,希望老师一举扭转孩子从小养成的陋习。
“但是无论何种爱,都难以代替父爱、母爱。在别人家中,孩子会多一些戒备,这种有距离的环境,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父母是孩子终生的老师。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道德品质的培养,而这更多的来自于父母的影响。所以奉劝各位父母,在‘全托’之前,慎之又慎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