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教材《孔繁森札记》内容摘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4-2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教材
《孔繁森札记》内容摘发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与中共山东省聊城地委合编的《孔繁森札记》一书,已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
《孔繁森札记》是从孔繁森生前写的大量工作笔记、文章、书信及诗稿中选编的,是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教材。现将内容摘发如下:
1990年5月23日,孔繁森写道:“我1965年入党以来,参加工作30年以来,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从没有动摇过,改变过,不管是工作顺利的时候,还是我们党处于困难时期,自己都坚信党的领导,坚定共产主义信念。30年来,我当过兵,当过教员,做过青年工作、宣传工作、县委工作、林业工作、机关工作,基本上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组织信任,群众拥护,工作胜任,能为他人解决点困难和痛苦,我认为这是人生的最大幸福。所以,我能够两次进藏,帮助西藏同胞做些工作,心里感到由衷的幸福。”
1994年7月30日,在北京参加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时,他写道:“作为一个汉族干部,要把中央的关怀,全国人民的希望,自治区领导的关心,藏族人民的厚爱牢牢地记在心……要按总书记讲的,和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回去后,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群众在想什么?要干什么?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要求是什么?了如指掌。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给群众办几件事。”
在《孔繁森札记》中,孔繁森对工作的思考和构想篇幅最多。1988年12月22日,在考察堆龙县教育工作时,他说:“要继续把教育事业作为战略重点来抓。西藏地大物博,矿产丰富,但缺乏人才。要分析堆龙的有利条件,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要多出人才,走在各县前面。”1993年为了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步伐,他写道:“阿里地区要结合机构改革,鼓励一部分有才能、有志向、从事经济工作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干部走向发展乡镇企业的主战场。阿里地域辽阔,交通不便,能源缺乏,人才奇缺,要发展乡镇企业,不能遍地开花。要从本地的资源、人才、交通、能源等综合条件出发,这样有利于扬长避短,选择最容易成功的地方重点突破。”孔繁森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他说:“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端正党风、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的论述。从本单位、本部门抓起,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开展起来……要严格依法办案,对违法违纪案件要一查到底。”孔繁森不仅告诫别人,也时时警醒自己,他在笔记本上写下箴言:“勤奋、廉洁、坦诚、开拓。”
在远离家乡的高原,孔繁森在《忆母》一诗中写道:“自古忠孝难双全,每忆老母涕泗流。”他对疾病缠身的妻子充满了爱怜,在《思妻》中写道:“虽然我们远隔万水千山,两颗心儿一线牵。想起三十年的里程,充满了艰辛和坎坷,充满了酸甜苦辣咸。青年、中年到老年,悲也是喜,苦也是甜。”在写给女儿的信中充满愧疚之情:“玲玲,爸爸想你,想全家人,没有办法,还是工作第一。”
孔繁森不仅对家人一往情深,对同志也情同手足。他在给刘平等同志的信中写道:“我在高原不会忘记你们对我的深情厚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给郭辛文和殷怀德(曾与孔繁森一道在冈巴县工作的同志)的信中写道:“我虽人回了山东(第一次援藏期满,回山东莘县工作),但日日夜夜想你们,西藏把我的灵魂留下了。”“每当我想念你们时,就拿出信来看几遍。我怀念西藏,怀念西藏的人民和朋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