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向桥村致富趣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4-23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在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

王迪开当支书六年,全村人均收入增长十一倍,其中的奥秘何在?
  向桥村致富趣事
本报记者傅振国
有关湖北省蕲春县向桥乡向桥村党支部书记王迪开带领村民致富的种种趣事,我最先是从蕲春县委常委、副县长陈文耀那里听到的。他只讲了几个故事的轮廓,就激起我前往采访的浓厚兴趣。
针尖对麦芒的比喻
1989年,王迪开还在当村长。乡里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到葛洲坝参观,要带300元钱。村里拿不出,支部书记让王迪开去借贷款。
当时向桥村人均年纯收入才105元,全村欠外债6.4万元。王迪开借贷款时引来一阵嘲讽。
人家说:“你们村还有1万多元贷款久拖不还。给你们贷款,恐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一句话激得26岁的年轻人火起,王迪开咬牙切齿:“你听着,房上的瓦有俯有仰的时候,我向桥村有穷也有富的时候。向桥村不富起来,我王迪开头朝地倒着走!”
1990年王迪开当上村党支部书记。他在民政部门支持下,在村民中组织生产救灾互助储金会。民政局给了两万元铺底的资金。王迪开卖掉自家的新房,将所得15000元全部入会。其他村干部和村民们也纷纷带钱入会,筹集了几万元,发展生产有了启动资金。
带猪“示众”
向桥村地处蕲春县北部山区,实在没有致富的门路。要想富,先养猪。但是,如果像过去那样,一户养一头两头猪也富不起来,必须发展规模养猪。党支部要求平均每人养两头。村民们发愁:怎么养得起?都在互相观望着。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王迪开带上妻子到武汉那些大养猪场学习,买回科学养猪的书籍钻研,一下子养了43头。
夏天的傍晚,正当村民都聚集在街上乘凉聊天的时候,王迪开和妻子便赶着这43头肥猪,浩浩荡荡,从村西头走到村东头。说是给猪洗澡,实际上是带猪“游行示众”,让村民看看榜样的力量。
“迪开,这猪长得真是爱死人啰!”
“迪开,一家伙养43头,吃什么呢?”
王迪开就趁机开讲,大讲特讲。
这一年王迪开卖猪得纯利12000元。他不藏富,逢人就讲:我一年养猪就得了多少多少。
“啧啧……”村民们投来羡慕的眼光。
送你一头小母猪
现在,村民想养猪的多了,可是没钱买仔猪。按村党支部的要求每人养两头,4口之家就得8头,那要1000多元啊。
王迪开又想出一个“点子”:从本村生产救灾互助储金会里拿出55000元,买优质母猪153头,送给没钱买母猪的农户。为了收回成本,只提一个条件:等母猪生下小猪时,每一窝给村里送一头就行。
怪不得村民说“支书点子‘怪’”呢,这真是个绝妙的主意。
村民乐意。省去了启动资金1000元,等于白手可以起家。一头母猪一年下两窝仔猪,一窝8到10头,一年就是16至20头。仔猪每头可卖100元以上,除去送回村里两头,还可得1400至1800元。更重要的是,自家养猪用不着去买仔猪了。
村里的集体经济也不吃亏:送村民一头母猪,一年可收回两头小猪,每年收回306头,等于收回3万元,两年收回全部投资,到第三年就开始赚了。更重要的是,这153头母猪送下去,一年繁殖五六千头,一下就解决了要达到人均两头猪的仔猪问题。
死猪按照活猪赔
养猪就怕猪瘟。为了解除村民的后顾之忧,王迪开找到当地责任心强、技术好的兽医张菊签合同,承包向桥村生猪的防疫工作,一年给两万元收入。这在农村是相当可观的一笔收入。同时又规定,如病死一头,则按出售活猪的价格赔钱。死一头50公斤重的猪,得赔四五百元。这一招确实厉害,逼得兽医关心猪的死活超过了养猪的户主。张菊承包了3年,病猪死猪逐年减少,如今基本没见死猪了。村党支部除了兑现合同外,给张菊的奖励也是一年比一年高。1995年奖他四室一厅的房子,但产权归向桥村。张菊在向桥村一天,这房子就给他住一天,离开向桥就要退房。这也是“拴心留人”啦!
离开向桥村的时候,我和陈文耀副县长在车上给向桥村算了一笔帐:1995年这个村人均纯收入1260元。王迪开当党支部书记6年间,向桥村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倍。农村最需要这样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人。农村党的建设最关键是选好党支部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