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广播电视人才的摇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4-26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巡礼

  广播电视人才的摇篮
本报记者杨柏青
“名人”的摇篮
在北京东郊定福庄,有一片绿荫簇拥的院舍,笔直的马路奔泻于前,洁净的小径静躺其间,纯脆的声音飘萦其空,这里便是闻名遐迩的北京广播学院,新中国广播电视人才的摇篮。
从南郊良乡的中央广播事业局广播技术人员训练班,到礼士路三角地的广播专科学校,从真武庙真切的灰楼,到古运河畔恢弘的今天,北京广播学院历经了42年的风风雨雨。42年的风雨里,走出的是一批批“名人”,一批批共和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栋梁之材。铁城、徐曼、方明、虹云、雅坤、李娟、赵忠祥、敬一丹、肖晓琳、张宏民、罗京、李瑞英、李修平……一个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串串令人鼓舞的故事;一个个故事背后,都是一片片灿烂的阳光。
“说北京广播学院是新中国广播电视领域名人的摇篮,我觉得不算夸张。从建院伊始到今天,广院仅各类播音员就培养了6000多名。”广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继南教授向记者谈起这些时,沉稳中透着自豪。
独具魅力的“特色”教育
“名人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与“钢铁是怎样炼出来的”是一个如此相似的问题。提起这个话题,广院师生的笑容里或多或少总含着几分得意。
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广院已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育人特色。
●办学特色。面向广播电视行业,面向新闻传播界,面向全社会,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依托广播电视系统的优势,建立董事会,聘请兼职教授,通过合作开展科研和联合制作节目等方式,实行开放办学。
●学科特色。注意发挥新闻学、传播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多学科兼容的特点,不断开辟和创立新兴、边缘学科。他们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缺我全”的思路,依据广播电视和新闻传播业的需要而设置、调整专业或专业方向,形成并发挥了学科和专业上的“早、优、全”优势。
●育人特色。重视对学生的时事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倡导“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精神并以此作为校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教学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基础厚、能力强,“三头”即笔头、口头、镜头过硬,“六语”即文学语言、声音语言、音乐语言、画面语言、计算机语言和外国语言皆通;重视第二课堂的开发,重视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和审美情趣。
“现在,许多高校都开办了广播电视新闻教育专业,可以说,是一种百舸争流的局面。广院能立于不败之地,能保持创造‘名人’的旺盛势头,全赖我们的特色教育。”广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焕生这样告诉记者。
生动的校园文化
丰富多姿的校园文化,使得平静的校园生动而新鲜。“高尚、高雅、高层次、高品位”是广院校园文化的一面旗帜。
素有盛名的广院合唱团,在北京市的多次比赛中获得好名次,曾推出三组组歌,广为传唱。其中校歌《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曾被选为80年代最受青年喜爱的歌曲。合唱团作为全院最大的文艺团体,如同一个熊熊的火炬,点燃着同学们青春的目光,点燃着他们炽烈的爱国热情,点燃着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1995年,院团委组织了规模空前的万人“黄河大合唱”,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及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合唱团更是出尽了风头。
广院的文艺活动,已非一般意义上的自娱自乐。那表面上的“业余”,却具有“专业”的性质。迄今已连续举办了12届的“广院之春歌手大赛”和已连续举办了11届的“广院艺术节”,组织严密,节目精彩,已成为全院学生的盛大节日。
在立足开展院内文艺活动的同时,院团委还联系组织了众多的专业艺术团体走进校园,以博大精深的严肃艺术陶冶学生们的欣赏情操。盛中国、谭利华、陈中生……众多的艺术家披着掌声走出广院的校门,留下的却是永远的回味。
“精品课系列”和“学术沙龙”活动,使学生们既能领略校内外知名学者的风采,又能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星罗棋布的各类社团,积极活跃,形式多样,它们依托学生会,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广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已成系列化、制度化。具体说来,主要有三类:一是通过符合青年特点的活动对广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使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在活动中得到升华;二是积极开展科技、学术活动,为广大学生的成材需要服务;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用格调高雅、品质精湛的艺术形式和作品陶冶青年学生的艺术情操。”刘继南院长讲起这些时,态度十分诚恳。
可喜的“良性循环”
由无名走向有名,成为“名人”后,再回到母校,参与培养新的“名人”,这就是广院师生几十年来的传统,一种可喜的“良性循环”。
这种“良性循环”的产生,来自于学生们的“母校情结”,来自于母校强大的磁感效应。
赵忠祥说:“我为广院骄傲。她是我心中的净土,风风雨雨,荣辱与共,情意深深。这是一种割不断的缘分与亲情,注定相伴相随我一生。”
马国力说:“如果我从电视台出来,我就回广院。当学生是不行了,但我愿做一名教师,重新去嗅一嗅那些白杨发出来的清新。”
李瑞英说:“大学时的一情一景我仍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每每想起母校,耳畔总回响着那首校园歌曲,‘校园里,大路两旁有一排年轻的白杨……’”
这些深情的言语背后,是深情的祝福,深情的回报。近年来,从广院走出的各界知名人士不断走回母校,走上讲台,用自己生动的学识和阅历开启一颗颗年轻的心灵,焕发着后来者蓬勃向上的志向。
一批批后来者瞻望着“名人”们成功的足印,迅速踏了上去,大胆地尝试着新的跨越。他们稚嫩的目光里,有着未来的风景。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