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两岸同根柚子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4-27
第7版(副刊)
专栏:

  两岸同根柚子香
陈文敬
柚子象征亲人团圆、生活美满,每逢中秋佳节,大陆和台湾民间以及海外华侨,都有用柚子拜月、祭祖、待客、送礼的习俗。在福建琯溪出产的文旦柚、四川蓬溪的“台柚”都是同根生,体现了两岸的亲密关系,而且源远流长。
我国江南产柚的地方不少,最有名气的就算是福建漳州市平和县琯溪文旦柚和台湾的麻豆文旦柚。琯溪文旦柚有“蜜柚”之誉,它不仅粒大风味独好,还有极奇特的瓤丝纹理。清代学者施鸿宝《闽什记》里说,其它地方的柚子瓤中的两层肉是上下直生相衔的,而平和文旦柚则横直杂嵌,不分层类,因此无可冒假,而其香味则荔枝不敌,且肉白、汁多、香甜不酸。其黄色柚皮也是格外香郁的。因而一直是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喜爱的珍果。同样闻名于世的台湾的文旦柚,与平和琯溪文旦同出一根。清代雍正初年,台南郑杨庄的黄灌从平和引去文旦种苗,在他的田园种植。
道光十三年(1833年),邻近的麻豆街尪祖庙角人郭药,用两斗米向黄家换得6株平和文旦柚苗本,植于郭氏祖厝“买郎宅”庭园。后来这些柚子很快发展到全乡,定名为麻豆文旦。麻豆文旦虽然比平和本土的个小些,但皮薄肉白,多汁香甜不酸,保持了祖家平和文旦的品质风貌,很快便香闻清宫。外乡人闻名而从麻豆引种文旦柚。清代福建巡抚王凯泰在《台湾杂咏》中有咏台湾麻豆文旦柚诗曰:“西风已起洞庭波,麻豆庄中柚子多。往岁文宗(即咸丰帝)若东渡,内园应不数平和。”现在台湾麻豆庄年产麻豆文旦柚近百万公斤,安定乡所产文旦柚则多好几倍,柚子广销海外。而平和琯溪的文旦柚则已发展到1万多亩,年产文旦柚超过万担,多数出口海外。
台湾麻豆文旦柚根在福建琯溪,与此相反,今天四川井研县梅家湾的蓬溪柚的根却是在台湾,因而称为“台柚”。这“台柚”是如何来到梅家湾的呢?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当时,清政府曾派一个名叫雷轮的人去巡视台湾。雷轮去台的时候,带去一个姓梅的医生,这个医生就是井研县梅家湾人。此人在台湾时,经常接近台湾人民,并用他的医术为台湾人民群众治病,赢得了台湾同胞的尊敬。他回大陆时,带回了台湾同胞送给他的三株柚树苗。从此,台湾的柚子就在梅家湾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代代相传。
据《井研县志》记载:“台湾守土吏不能下和,易酿事端”,“四川井研人雷轮,清乾隆四十三年转户部掌印,奉旨巡视台湾……”,至于梅医生带回三株柚树苗的事,民间早有流传,据说他运柚苗的三只大瓦缸,至今还完整地保存在峨眉山下的报国寺里。新中国成立后,梅家湾的柚子有了很大发展,并从井研县发展到邻近的仁寿、乐山、峨眉、丹棱、洪雅等县。梅家湾就有柚树1万多株,年产“台柚”75万公斤。这里的群众把柚树亲切地称为“思亲树”,他们盼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大陆和台湾如柚树那样根连枝接,亲密合作,共同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