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北京音乐观众调查他们为什么听音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4-28
第4版(副刊)
专栏:观察家

  北京音乐观众调查
他们为什么听音乐?
刘治平
北京音乐厅继1月份天天有音乐会之后,2月又推出22场音乐会,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观众热情依然不减。在2月16日,23日前的票均已提前售出。1994年10月一位音乐界的知名人士曾说:“高雅的音乐被铺天盖地的流行音乐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一年后的今天已经发生的事实不能不令人感到欣慰。但是,他们为什么想听音乐呢?
被采访的观众的职业分别是机关干部、医生、外企职员、退休干部、退休教师。
谈到听音乐会的动机,某机关的一位计划财务处处长说:“我就是喜欢听交响乐,从李德伦年轻时就开始听他的音乐会,反复听也不觉得腻,只要有机会就来听。”一对医生夫妇说:“喜欢听交响乐,经常来。”一位退休干部说:“愿意听老歌(指外国歌曲),我们中学时代就是唱着这些歌成长的,台上台下有共鸣。这些歌使我们回忆起五六十年代的生活。”一位在烟酒批发部工作的业务员说:“不经常到音乐厅来,选择今天来是因为情人节,和爱人一起来活动活动。”多数人则说,白天工作太紧张,听音乐的目的是消遣一下,换换脑子。
谈到对高雅音乐与流行音乐的选择,一位在电力部工作的年轻人说:“自己对音乐没有很高的鉴赏力,不一定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好听的就喜欢听,不一定分雅俗,老听流行音乐也觉得无味。”另一位说:“来不来音乐厅,看时机,看心情。选择情人节这一天来音乐厅,是因为这里的气氛符合自己的心情。”
一位外企职员认为:“北京的酒店、饭店太多了,而音乐厅之类高雅的文化场所太少了,有时想听听音乐,可提供这种服务的地方太少,希望北京能多一些这样的场所。”
经过调查发现,在音乐厅里,真正抱着欣赏艺术的目的常去音乐厅的观众并不多,多数人带有随机性。所以,把握观众的兴趣点,是演出成功的决定因素。演出曲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上座率的高低,更多的观众喜欢听自己熟悉的曲目,如前苏联歌曲演唱会、往日情歌音乐会、施特劳斯音乐会售票率均达八成以上甚至爆满。
因此,由演出上座率较高而断言中国已经有了一大批高雅艺术的基本观众为时尚早。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不是孤立的、偶然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中,主要角色是消费者,而消费者的需求是制造者考虑的首要因素。音乐厅的火爆现象同样说明了音乐人的努力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市场经济使人们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采取行动时,更多的是从自身需求出发。紧张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极想有机会放松一下,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使其具备了客观条件,到各种场所调节一下精神,恐怕不只是少数人的动机。所以笔者认为要推进高雅艺术的发展在培养观众方面仍然要做艰苦的努力。
首先是政府的支持与扶植。对音乐的理解和接受往往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水准的高下。很多发达国家,高雅艺术的发展都得到国家的扶植。如法国政府对于历史悠久的艺术院团给予重点扶植,每年提供巨款补贴,使艺术家们集中精力进行创作,对演出实行减免税收和“双轨制”票价,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要求,使青年和低收入者有机会进入艺术殿堂。
另外舆论引导至关重要。媒体宣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观众的取向。观众的欣赏情趣与口味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可以引导和提高的。上海乐团举办交响乐史讲解音乐会,没想到临到演出前两天只售出5张票。《新民晚报》立刻刊登消息:“交响乐史讲解音乐会只售出5张票,上海乐团明晚照常演出。”消息登出后,上海音乐厅订票电话一直不断,更有许多市民从四面八方前去争先恐后购票,“入场时摩肩接踵”。音乐会开始时,票已全部售完。
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人们能否接受艺术,而是应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欣赏音乐的机会的问题。如何抓住当前发展的好时机,如何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这既是时代的任务,又是时代的挑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