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乌拉圭回合的谈判进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02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乌拉圭协议知识讲座⑦

  乌拉圭回合的谈判进程
王世春
1986年9月20日,关贸总协定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行部长级会议,发动了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参加谈判的国家和地区有125个,谈判的议题从比较单一的关税到复杂的非关税措施,从传统的货物贸易到新的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还要处理政治上十分敏感的农产品和纺织等老大难问题,几乎涉及国际贸易的各个方面,这在关贸总协定是史无前例的。谈判预期四年,但一波三折,几起几落,足足用了七年半时间。
第一阶段的谈判启动于1987年1月,成立了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委员会,由关贸总干事邓克尔担任执行主席,下设关税、非关税措施、自然资源产品、纺织品和服装、农产品、热带产品、关贸条款、多边贸易协议、保障措施、补贴和反补贴、知识产权、投资措施、争端解决、关贸体制作用和服务贸易15个专门谈判组。初期谈判进行得比较平稳。1988年12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第二次部长级会议,对谈判进展进行中期审评,并于次年4月取得初步成果。1990年12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三次部长级会议上,由于主要发达国家之间在农产品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而无法达成协议,致使乌拉圭回合搁浅,未能如期结束。
第二阶段的谈判于1991年2月恢复。基于已有的谈判结果,谈判组被减为七个。经过紧张的谈判和反复磋商,加之美欧两强在谈判中显示出一定的灵活态度,谈判取得了新的进展。1991年12月,邓克尔抓住已取得的谈判成果和各方希望完成谈判的迫切心理,当机立断,以贸易谈判委员会主席的个人名义提出一份乌拉圭回合建议结果的最后案文草案(简称“邓克尔案文”),其中对若干难以弥合的分歧问题列入他的折衷解决方案。邓克尔案文受到广泛欢迎,许多谈判方还明确表示可以接受,但是欧共体对农产品协议的内容持反对态度。谈判因此又受挫折。
第三阶段的谈判始于1992年1月。为了巩固和扩大已有的谈判成果,贸易谈判委员会将谈判组进一步合并为四个,即货物的市场准入组、服务贸易组、法律起草组和“重开谈判”组。前三组即刻启动谈判,第四组只有在贸易谈判委员会未来采取“一致同意”后方可使用。此后虽然欧共体形成了内部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协议,美欧达成布莱尔宫农产品协议,但谈判并未获得全面和突破性进展。1993年2月美国“快车道”谈判授权期满,谈判骤然失去势头;6月8日法国公开表示要重新谈判布莱尔宫协议,从而使谈判再度陷入困境。
1993年6月30日,美国国会批准将“快车道”谈判授权日期延长至年内12月15日。这标志着乌拉圭回合谈判进入背水一战的最后阶段。7月1日,萨瑟兰接替邓克尔担任关贸总干事和贸易谈判委员会执行主席,随后贸易谈判委员会决定再次启动谈判。由于乌拉圭回合成败对各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所具有的重大影响,各种区域集团的首脑和部长们以及主要国际经济机构的负责人纷纷发表声明,承诺或敦促迅速结束乌拉圭回合谈判。在强大的国际舆论影响和政治力量的推动下,乌拉圭回合终于在12月15日成功地完成了各项议题的实质性谈判,并于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了第四次部长级会议,正式宣告结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