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重建形神统一的丽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04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重建形神统一的丽江
本报记者任维东
今年2月3日晚在云南省丽江及其邻近地区发生了里氏7级大地震。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丽江古城受到了严重破坏,据当地文物部门统计,古城三级保护区内4750户房屋倒塌1737户,占37%。
对这样一座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该如何恢复重建呢?不仅国人关心,国际社会和国际有关组织也颇为关注。震后13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官员梁敏子女士和理查德先生,就关切地赶到古城考察。
建房与建文化
丽江位于云南西北部,地处金沙江上游,是纳西族的聚居地。
这是一块钟灵毓秀的宝地,不仅有海拔5596米的玉龙雪山、长江第一湾、虎跳峡等壮丽的自然美景,还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是纳西族文化的中心,又是我国汉、藏、白、纳西民族文化的交汇点。自唐开元以来,纳西族文化开始吸收中原文化和藏族、白族等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殿堂里独树一帜。
大地震后的恢复重建计划对恢复古城的建筑考虑比较充分,而对古城之魂——特色鲜明的纳西文化的构建则重视不够。须知,丽江吸引中外各界人士的不只是当地的建筑物,更重要的是纳西人的民族文化。
翻开历史,我们看到,纳西族是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民族。早在1000多年前,纳西先民便信奉着一种多神的宗教——东巴教,并创造了象形文字和东巴文化,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
以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舞蹈构成的东巴文化,堪称国宝;丽江明代壁画为古典绘画艺术之珍品;纳西古乐由24个曲牌组成,古朴高雅,已流传数百年,至今演奏起来仍韵味十足,深得中外文人雅士青睐;古城大研镇,以其建筑著称于世,那里小桥流水,户户垂杨,青石铺路,一派“江南水乡”风韵。
对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仅仅考虑恢复原来的建筑显然是很不够的。在不久前由云南省社科院举行的丽江震后重建研讨会上,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的和少英说:“丽江古城是纳西文化的重要载体,整个民族的岁月沧桑无言地凝聚于斯。古城就像一座文化的巨型博物馆,使众多的海内外客人流连忘返,比起‘民族村’、‘锦绣中华’和‘世界之窗’之类的人为景观要珍贵许多!所以,修复古城一定要同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救物与救人
近年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丽江县等有关部门为抢救东巴文化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出版了一系列的研究书籍,特别是组织那些尚健在的老东巴(注:东巴是对熟谙东巴文化的纳西族人的习惯性称呼。)翻译了一批东巴经典。然而,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这只是“纸面上的抢救”,当务之急,还应当进行“活的抢救”,也就是保护好活着的老东巴,培养新东巴。
东巴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其形貌与内涵,需要通过一幕幕活的仪式展现出来。据了解,东巴仪式大小有三四十种,其中有的仪式只有个别东巴才能主持。但如今东巴们老的老了,去世的去世,要复活一个较为隆重的仪式已非常困难。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家戈阿干(纳西族)担忧地说:“房屋坍塌尚可重建,文化消亡无从复活。纳西东巴文化已出现断层,21世纪很可能再没有东巴。”
被誉为“纳西荷马”、身为纳西族文化之父的历代东巴们,以父传子、子传孙的方式,用纳西象形文字书写保存了卷帙浩繁的东巴经典籍,还传承下来一整套形貌多姿、内涵丰富的三四十种祭典仪规。从这些活的东巴文化宝库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视纳西民族的繁衍迁徙踪迹以及先民们的宗教神话、天文历算、狩猎农牧、婚姻家庭等古风俗,还可以看出它与中原文化的血缘联系,从而为考察中华古文化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然而,主要靠言传身教传承的东巴文化,由于种种原因,已经有一代多接近两代人完全停止了对它的学习继承,绝大多数纳西族乡村现在已没有东巴。整个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现存的东巴已不超过十人,而且大都年迈体弱,不少老东巴虽然是本民族的文化人,却和当地普通农民没什么两样,居住在贫困山区,家境贫寒,生活困难,无法带徒弟,有关部门对他们也缺乏应有的保护和照顾。
这些健在的老东巴们不甘心让祖宗留下的文化断根,都愿意身体力行地培养一些接班人。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的老东巴和士诚,在有人提供资助的情况下,一年前开始把一个小孙子带在身边进行传授。
戈阿干痛心地指出:“死亡一个老东巴,无疑于埋葬一座博物馆。抢救东巴,功在千秋,迫在眉睫!当前的关键是拿出一些更切实的措施,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抓紧开展抢救工作。”
传统与现代化
对于丽江古城的修复,人们普遍主张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但在继承民族传统与跟上时代潮流问题上也并非没有争议。有人包括一些外国学者主张原模原样彻底地“复古”;有人批评了在古城乱拉电线破坏自然景观的做法,主张埋设地下电缆,将主要街道、景区、景点的电线隐藏起来;有人则建议对老传统适当地进行一些扬弃,比如建房要考虑到防震和防火的需要,以往的木结构、土基墙是否保留,部分采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手段等。
自小在丽江长大的云南省民族博物馆陈列部主任木基元(纳西族)主张:“应该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执行《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处理好旅游开发与古城保护的关系。”
云南省委、省政府对古城的恢复重建明确指示:一是恢复古城的传统面貌,使其既能保持古城面貌,又能达到抗震的要求;既保持传统风格,又体现时代特征。二是在恢复重建中改善古城的环境质量,按照重建规划,着重改善给水排水、道路绿化和消防设施等状况。
近20年来,在维修保护丽江古城中的确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在古城兴建了一些现代化楼房,显得不伦不类。特别是六七十年代古城北面修建了一条新街,两边是二三层火柴盒式的洋房。尽管其出发点无可厚非,但今天看来,这条路把古城最美丽的一段景观给破坏了,那一段原来是水上有桥,桥下一水分三叉,河边杨柳依依。如今河道被水泥盖板覆盖,洋房与原有古建筑极不协调。对此,云南省民族学所所长郭大烈用断臂维纳斯做了比喻:“今天我们见到的维纳斯像是肢体不完整的,但谁也不会说她不美,如果有谁给她接上断肢,那么人们就不会承认那是维纳斯了。‘整旧’一定要‘如旧’,不能随意更换原材料,试想,石狮子若用水泥浇铸又有何价值?”
令人欣慰的是,丽江县的领导和有关部门在制定修复规划时已经表示,对那些破坏古城风貌的建筑下决心予以拆除。
云南省历史研究所所长郭净认为,丽江古城的修复与保护,除了法规的制定及大量具体操作外,还必须对这项重大文化保护活动的意义有清醒的认识。在当前无数建设性破坏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带来严重损害的时候,这种认识尤其显得重要。这已经超出保存历史遗迹的范畴,而成为对一种有别于他者的生存方式的尊重和坚守。从根本上讲,它并不是单纯的“复古”、“护古”,而是符合下一个世纪潮流的创造,即在打破古与今的断裂、人与环境对立的基础上,重新寻求传统与现代生活的交融、人与自然的和谐。它的目标应当是建造一个绿色的“香格里拉”,在绿色的自然和绿色的文化土壤中,培育指向21世纪的生命价值。(附图片)
题图:丽江古城大研镇鸟瞰。
下图:丽江黑龙潭公园。
本报记者任维东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