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十年只为这一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06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神农之子

  十年只为这一天
本报记者彭俊
“我在国外会干得很好,但作用不会比在中国大。”
“从出国的那一天起,我就想着回来。我的事业在中国。”
——王韧
王韧两次回国的经历,体现了莘莘学子对故国的殷殷热爱,更体现了发展中的中国农业对科技的渴望,体现了有关部门领导人对科技人才求贤若渴的心情,让人感受到了农业科技乃至中国农业的希望。
——记者
刚过不惑之年的王韧,已是两度出国留学、工作,两度回国效力了。在这跨度10年的两个抉择中,王韧显得愈来愈成熟、理性、义无反顾。
第一次抉择
1985年,在四载寒窗苦读之后,王韧获得了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昆虫学系的博士学位。这时,两封来信把两个选择摆在了他面前:一封是DOW跨国公司的邀请信,一封是中国农科院请他回国工作的来信。前者意味着优越的工作和舒适的生活,而后者则是祖国的需要和恩师的寄托。
30岁的王韧二话没说,当年7月15日,携妻回国。动身前,王韧拿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台3000美元的计算机,带回来送给所里,这是当时所里的第一台计算机。
回国埋头苦干7年之后,1992年,王韧第二次出国。这次不是去留学,而是工作;也不是做学生,而是当“领导”。去向是英国,职务是国际生物防治研究所副所长。
总部设在英国的国际生防所,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国际生物防治研究机构。该所主要从事利用生物方法控制害虫、害菌和害草方面的研究。它所从属的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信息中心。
1992年,国际生防所机构改组,急需在全世界昆虫学及生防学界招聘一位副所长。他们特意给已在国际生防学界崭露头角的王韧寄来一份招聘书,希望他参加角逐。
王韧参加了,在60多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当上了副所长。
第二次抉择
正当王韧在国外崭露锋芒的时候,国内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也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农科院调整领导班子时,很多同志推荐了尚在英国任职的王韧。
1994年8月,中国农科院给远在英国的王韧去电话,转达了农业部刘江部长希望他回国工作的意向,请他斟酌。
当时王韧在国际生防所的两年试用期已经结束,只要他愿意,可以在该所一直干到60岁。经过和妻子慎重的商量,三天内,他即义无反顾地作出了回国的决定,并在随后卖掉了价值9万英镑的房子和两辆汽车……
前途正无限
记者见到王韧时,他已在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的“交椅”上坐了一个月时间。院里给他的分工是国际交流与合作。
“家里已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爱人的工作是刘江部长亲自给广电部有关领导写信落实的。8岁的男孩上着院里的小学。我可以安心工作。
“我是研究生物防治的,中国的许多害草、害虫——水葫芦、水花生、棉铃虫,都亟待人们去防治,任重道远。
“16年前,我考入中国农科院攻读硕士时,导师邱式邦院士说我是到了‘延安’。当时的生防所条件十分简陋,中国的生防事业正处在草创的‘延安时期’。这次回来,邱先生说我是又回到了‘延安’。我说我热爱这个‘延安’,愿意为她洒尽心血……”
前方是遥远的路。一路走好,王韧博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